最快不是最好 别拿行业井喷说事
刘茂起至今都记得从前参加某论坛节目中,一位政府领导提出有关中国制造和创造的观点。这位领导认为国外很多大品牌卖那么高的价格,其实都是在中国制造和生产的,所以他呼吁大家维护民族的东西,就买中国的产品,其实品质都一样。
对于这个观点刘茂起保留自己的意见,“如果我们都这么做,中国品牌永远起不来,我们就应该让那些有品牌的企业多赚钱,然后大家羡慕他,你才会有做品牌的意识和决心,中国的产业重心要从OEM转移到品牌方面,既然价格相差这么多倍,你为什么不做,如果继续提倡大家购买毫无品牌的产品,则又会陷入一个怪圈当中。”
对于航嘉自有品牌业务来说,刘茂起认为在2007年暴露出一些问题“做的最快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在2008年要将计划和执行做到更细,效率最高才是最好的,“蒙牛和伊利都发展非常快,他们觉得都很不错,但是请问你的对手光明死了吗?没死,对手也在发展,只是你发展比较快而已,这是行业井喷,与你没有关系。同样道理,如果行业没有增长,企业如果能够活下来才证明你是优秀的,真正品牌优秀的企业越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当中散发出的活力更大。”
具体到电源行业刘茂起认为目前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品牌台式机的压力;二是来自笔记本和MUPC的压力;第三也是最不容忽视的来自智能手机的压力,“我们的确是在一个受剥削受压迫的状态下。”
这种状态下的从业者分别反馈三种不同表现,“挣扎”、“沉沦”和“反抗”。挣扎的表像就是炒概念,1.2、1.3、2.0、2.2甚至2.3所有概念都再炒,有的企业说太累了不赚钱,有的企业说跟不上,还有的说抗得住还行,这就是挣扎的状态;沉沦表现就是价格绝杀,认为自己多卖一个对手就少卖一个,拿刀割自己的肉吃,这样暂时喂饱自己,身体也没了,可对手却越杀越多;第三种就是反抗,反抗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建立品牌,第二是谋求个性化产品,第三个动作是服务。
事实上除了航嘉在全国有15个售后维修中心以外,其他品牌缺乏成体系的售后网络。“很多供应商都是把服务外包出去,认为售后服务做的越多,亏的越多,做的越多,用户对企业印象也不好,返修率高。”而刘茂起则认为最后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而这一点目前做的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