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新闻中心 >

挑战!再挑战!奢侈的性价比

麦博的完美曲线

CNET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原创】 2008年09月05日 12:29 评论

  “挑战!再挑战!奢侈的性价比”

  2002年,Peter Larsen个人独立工作室在HiFi业内已有口皆碑,而张琪的Microlab虽然凭借开发出来多媒体2.1系统在中低端产品市场独树一帜,并且在中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广大新兴市场占据了领先份额,但是在真正的顶级奢侈HiFi领域仍就是欧洲、美国品牌供应商的天下。

  HiFi音箱在设计理念上首先关注的是音箱的音质,其次才是外观和成本等因素,它所追求的是声音还原的真实性和声音的极至。而多媒体音箱是凭借PC多媒体应用发展而来,所以设计理念上往往首先关注的是成本和外观,其次是可制造性。

  据悉在Dynaudio丹拿的木箱工厂里,十几位丰富经验的工程师要身兼多职,该公司从不将生产程序外包或者略降品质最求产量,该公司平均每25分钟才能完成一个单元的制作,而其他品牌3分钟就能制作一个。从零件筛选到单元完成要经过八十几道工序,最后的结果是品质整齐画一,无论什么时候出厂,哪一个型号,全都有一致的高标准。

  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出来的首席设计师,熟知顶级HiFi制造流程的大师级人物出现在张琪面前。能不能跟他合作完成一款由Microlab完成的高端产品呢,尽管Peter Larsen在展会期间流露出跟张琪合作而意向,尽管麦博是少数以自有品牌为主营而非制造OEM的中国音箱企业,但是张琪和他的伙伴知道,双方在产品价值观、设计思路、甚至计费方式等合作细节问题上充满分歧。

  想要实现“奢侈”的“性价比”对于双方来讲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好喇叭有如好歌喉 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

  Wilfried Ehrenholz——丹拿的创办者和目前的唯一持有人坚信:喇叭单元是任何一套扬声器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的确,喇叭决定了一个音箱大部分的技术参数。虽然一个音箱的成功是所有环节的综合力量,但是喇叭却是其灵魂所在。它如像歌星的嗓子,有了好的歌喉,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

  从柏林IFA展会回来后Peter Larsen一直对Microlab麦博这个中国大陆企业心存疑虑,尽管双方均发现了合作的可能,但是从多媒体到HiFi所经历的并不仅仅是买与卖这么简单,而高端HiFi级别的产品开发离Microlab的企业定位亦有一定距离,如果定制化服务的合作双方没有在价值取向上达到一致,长时间的开发周期将吓退企业客户。

  事实上对于亚洲市场Peter Larsen并不陌生,印度、香港、台湾,一年中他总要飞抵东半球四、五次与既定客户沟通。2003年底,Peter Larsen顺道拜访了中国深圳的Microlab。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个中国大陆客户仍旧惦记着那个合作约定,他们甚至拿出了一款研究已久的著名产品作自己的benchmark以为参照。

  “你要帮我实现一个HiFi产品的梦想,我要做出中国最优秀的声学曲线。”见到Peter Larsen时,张琪开门见山的说道。而这就是后来Microlab pure10产品的设计初衷。

  对声学领域认识很深的人都知道,要把一个声音,一只音箱做好,核心单元是她的单体喇叭,第二要素是喇叭和箱体的配合,第三要素是放大器。张琪开诚布公的对Peter Larsen说,以我个人的教育背景,在电路放大器方面,我们有不错的基础,在声学方面我们也有鉴别能力,但是如何实现高质量的音质是我们传统电声设计师所欠缺的。

  没有在设计思路上的任何争论,没有在合作细节方面的讨价还价,在中国现有制造水平、规格、及物料供给实际情况下,设计并量产一款由多媒体音箱生产企业可以制造的真正HiFi级别音箱。Peter Larsen向张琪表示,一年以内应该可以完成目标。但事实是他用了整整三年时间。

上一页 1 2 3 4 5 ...9 下一页
频道热词:智能穿戴  汽车科技  三菱空调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