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智能终端领域迎来“新物种”——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 “声研院”)在深耕声学与智能交互技术多年后,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MiGaTab AI语音互动音箱。此次发布不仅标志着声研院在智能音箱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彰显了其在声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方面的卓越实力。
这款集双屏视界、殿堂级音质、AI全能交互于一身的创新产品,不仅颠覆了传统智能音箱的定义,更以多屏交互、沉浸式体验、人性化服务为突破口,为用户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听协同”时代。
苏州声研院实力背书:国家级科研平台的产业化实践
作为常熟市政府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苏州声研院自成立以来便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为目标,构建了国内领先的声学技术创新生态。其核心优势在于五大公共实验平台的支撑 —— 虚拟仿真、工程技术、先进制造、分析测试、样机中试平台,覆盖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
苏州声研院汇聚了6大声学领域的国家级顶尖团队,形成了医疗超声、工程声学、材料声学等多元技术方向的研发矩阵。此前,相关成果已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转化:为吉利汽车、比亚迪、上汽等企业提供汽车声学包设计与测试服务;自研的多功能静音舱进入学校、银行等场景;与中国电信合作的云电竞舱即将投放商场、学校、医院、集宿区等公共空间;声学智能测试箱获极氪、马勒等企业的装机测试意向。这些成果不仅验证了其技术落地能力,更积累了消费级产品的研发经验。
此次 MiGaTab 的发布,正是其“技术产业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声研院从 B 端技术服务向 C 端产品市场的进军。
MiGaTab:重新定义智能音箱的“感官体验”
MiGaTab AI语音互动音箱,这一消费级旗舰产品产品的诞生,精准回应了当下智能设备市场的核心痛点:随着短视频、竖屏图文、横屏影音等内容形态的爆发式增长,单一屏幕设备已难以满足用户多任务处理与“视听协同”的体验需求。IDC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突破2亿台,其中带屏产品占比超 35%,多屏交互类设备年增长率达28%,显示出市场对“屏幕 + 交互”升级的强烈需求。
然而,兼具横竖双屏、卓越音质与深度AI交互的设备此前尚未普及,年轻家庭、艺术爱好者、科技极客等群体的潜在需求亟待释放。苏州声研院依托自身在声学与智能终端领域的技术积淀,推出 MiGaTab,标志着其从技术研发向消费级产品落地的重要跨越。
双屏视界:打破横竖壁垒,重构视觉交互
MiGaTab的最大创新在于行业首创的 “双屏异构设计”——1920×1080 分辨率的横屏与 800×1280 分辨率的竖屏协同工作,无需物理旋转即可同时显示横竖内容。
这一设计精准解决了用户在观看短视频(竖屏)、电影(横屏)、歌词(竖屏)时的频繁切换痛点,实现“一屏两用”。例如,用户在播放横屏电影时,竖屏可同步显示实时歌词或AI对话气泡;观看竖屏短视频时,横屏可展示相关背景信息或动态特效。
此外,双屏支持静态图文、动态动画、3D 数字展品三种展示模式,用户可将其作为家庭数字画廊,展示名画、摄影作品或3D艺术模型,使设备从功能性工具升级为兼具实用与装饰性的家居美学元素。这种“双屏同显”技术,不仅提升了内容适配效率,更开创了智能设备的“多任务视觉交互”新范式。
殿堂级音质:声学技术与视觉美学的深度融合
在音质表现上,MiGaTab延续了苏州声研院的声学技术优势:双15W 3英寸全频喇叭构建立体音效,60Hz-18KHz 宽广频响覆盖人耳听觉黄金区间,配合实时频响分析特效,将声波振动转化为可视化动态图谱,实现“听得见的音质”。
更具创意的是,设备底部配备尼龙唱片旋转动画装置,播放音乐时模拟黑胶唱片的转动效果,将机械美学与声学体验结合,打造“视听同频”的沉浸式场景。无论是客厅聚会的摇滚Live,还是书房独处的古典乐赏析,MiGaTab均能通过硬件调校与视觉特效,构建身临其境的声学空间。
这种将声学技术与视觉艺术结合的设计,打破了传统音箱“重听轻看”的局限,树立了“感官协同”的行业新标杆。
AI全能伙伴:大模型驱动的交互革命
依托豆包PRO大语言模型,MiGaTab 实现了从“语音控制”到“智能伙伴” 的跨越。其核心功能包括:专家级知识问答,支持多轮对话与上下文理解,满足家庭学习、生活咨询等需求;文生图创作功能,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即可生成定制化图片,免费下载用于教育素材或创意设计;多语言动态歌词显示,支持字体、颜色自定义,适配不同语言歌曲与用户审美。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场景中,设备可化身AI教师,通过互动答疑、图文生成辅助孩子学习;在创意场景中,成为设计师的灵感工具,实现“想法即生成”的高效创作。这种深度整合大模型的设计,使智能音箱从单一的指令执行工具,进化为具备学习、创作、陪伴能力的“AI 伙伴”,重新定义了设备与用户的交互关系。
智慧场景生态:打造 “空间声境管家”
MiGaTab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协同,构建了多元化的智能场景生态。设备内置RGB氛围灯,可随音乐节奏、环境光线自动调节色彩与亮度,营造个性化光效;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实现熄屏、音量、内容切换等功能的一键操作。在家庭场景中,音乐模式可同步歌词与视觉特效,将客厅转化为沉浸式Livehouse;数字画廊模式让家居空间变身艺术展厅,提升环境格调;商务场景中,极简设计搭配时钟功能,成为会议室的效率工具;教育场景中,AI互动与文生图功能助力儿童探索与创造。
更重要的是,设备通过“声屏融合”形成感官闭环——从听觉接收(音质)到视觉反馈(双屏与灯光),再到AI交互(语音对话与内容生成),构建了“听得清、看得见、能互动”的全维度体验,推动智能音箱从“功能设备”向“空间声境管家”进化。
硬核参数支撑:性能与体验的双重保障
MiGaTab的强大功能离不开底层硬件的支撑:
搭载高通骁龙8核处理器(ARM Cortex-A53)与Adreno 506 GPU,确保多任务处理流畅不卡顿;
4阵列360°全向麦克风实现5米超远语音唤醒,精准捕捉用户指令;
72W大功率电源支持典型45W功耗,保障长时间稳定运行;
机身尺寸 610×430×90mm(4.8kg),在大屏体验与空间美学间取得平衡,适合客厅、书房、办公室等多种场景摆放。
这些参数不仅满足了高端用户对性能的需求,更通过细节设计提升了使用便捷性,如远距离收音适应大空间环境,稳定续航确保长时间使用无间断。
开启智能终端“声屏融合”时代
MiGaTab的发布,在技术与市场层面均具有标杆意义。从技术角度看,其双屏协同、视听融合、大模型交互等创新,突破了传统智能音箱的功能边界,为行业提供了“多模态交互”的新思路;从市场角度看,精准定位年轻家庭、艺术爱好者、科技极客等群体,填补了高端多屏智能设备的空白。
苏州声研院的产业化布局更显深意:通过MiGaTab的推出,其技术成果从汽车声学、噪声控制等 B 端领域,延伸至消费级C端市场,形成“技术反哺产品,产品反推研发”的良性循环。据悉,声研院已与韩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国家谈定代理销售合作,计划将MiGaTab推向全球市场,展现中国声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构建 “声屏生态” 新蓝图
MiGaTab的成功,折射出苏州声研院“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效运作模式。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其依托南京大学的科研力量,结合地方政府产业资源,构建了 “基础研究 — 技术开发 — 产品落地” 的全链条生态。五大公共实验平台保障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六大顶尖团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与吉利、比亚迪等企业的合作积累了工程化经验,而CNAS、CMA认证的声检公司则确保了产品性能的国际一流标准。这种“科研有深度、转化有效率、产品有温度”的模式,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而随着MiGaTab的上市,苏州声研院的战略布局清晰可见:以智能音箱为切入点,构建“声屏融合”的家庭智能终端生态,未来计划拓展至教育、医疗、办公等场景,开发更多“视听协同 + AI 交互”的创新产品。
同时,依托长三角声学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声研院将吸引更多产业链企业入驻,推动常熟“声谷”产业集群的形成,目标成为国际知名的声学产业创新高地。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苏州声研院发布MiGaTab AI语音互动音箱https://news.zol.com.cn/972/9722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