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海卫”系统完成海上试验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拿铁不加冰

    “海卫”系统完成海上试验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顺利完成海上试验。此次试验中,系统所搭载的高耐波无人船、水下自主机器人以及光通信等核心技术均达到设计标准,标志着我国在深水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无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海底管道是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深水铺设过程中,海底管道与海床接触的初始位置被称为着泥点,其运动情况对管道结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具有关键影响。因此,着泥点监测是铺管作业中的核心环节,对于精准定位管道位置和检测屈曲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为高效安全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海卫”系统是海油工程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采用国际领先的“无人船+水下自主遥控机器人+中继器+光通信”技术体系,最大可支持1500米深的深水作业环境。

    其中,“守护者”是国内首艘用于深水铺管监控的18米级无人船,作为水面基站为水下中继器和光通信设备提供能源与控制信号;“领航者”则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1500米级深水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具备3节抗流能力和长达10天的续航能力,能够自主识别并跟踪高清着泥点,并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将信息实时传回指挥中心。

    传统深水铺管作业中,当水深超过200米时,通常需动用多功能支持船携带遥控水下机器人进行着泥点监测,这不仅增加了船舶交叉作业的安全风险,也大幅提升了铺管成本。为突破这一瓶颈,相关单位联合科研院所及企业,组建专项技术攻关团队,围绕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系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经过五年持续攻关,项目团队成功攻克多项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无人船、水下自主遥控机器人、中继器及光通信系统的全面突破,完成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构建起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系统核心组件经多次高压测试验证,性能稳定,着泥点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为推动我国海洋工程智能化装备国产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卫”系统完成海上试验https://news.zol.com.cn/984/9842035.html

    news.zol.com.cn true https://news.zol.com.cn/984/9842035.html report 1488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顺利完成海上试验。此次试验中,系统所搭载的高耐波无人船、水下自主机器人以及光通信等核心技术均达到设计标准,标志着我国在深水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无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海底管道是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
    • 猜你喜欢
    • 最新
    • 精选
    • 相关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