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的一场行业分享中,商业模式设计公司 Business Models Inc.中国大陆地区合伙人、兴远咨询首席产品官、商业设计专家郑雷Sopio指出,汽车行业正面临技术迭代、ESG投资兴起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挑战,这就要求车企重构商业设计,通过系统性创新和人才升级来实现转型。他强调,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发明与商业化的结合”,而车企需围绕客户价值、敏捷机制和经营策略三大举措构建核心竞争力。
环境趋势|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下的创新重构
郑雷Sopio分析称,当前汽车行业受政策、经济和技术变革的深刻影响:排放标准趋严、能源结构转型推动技术研发;经济增速放缓下,消费者需求更趋务实;跨界竞争者(如科技公司)的涌入推动重塑行业格局。然而,多数企业的PEST分析仅停留在“被动适应”层面。他提出,真正的创新需通过“决策矩阵”帮助团队形成独立观点,将外部趋势转化为可落地的商业设计,而非依赖外部报告。
创新法则|创新=发明×商业化:车企需平衡探索与经营
“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创意,而是从技术到产品的完整闭环。”郑雷Sopio引用BMI创新公式指出,企业需同步关注技术可行性(如三电、AI、工业互联网)与商业化路径(如价值主张、商业模式)。他以小米、理想汽车为例,说明精准捕捉用户需求的能力是关键竞争力。此外,企业需在业务周期中区分“K阶段”(探索新业务)和“S阶段”(持续经营),避免因过度追求技术完美而错失市场窗口。
转型路径|三角战略构建车企新竞争力
针对车企转型,郑雷Sopio提出三大行动框架:
1. 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深度洞察定义差异化价值主张,例如商用与客货两用场景的细分需求。
2. 建立敏捷创新机制:打破传统流程,通过小步快跑来验证(如概念原型、试运营)降低试错成本。
3. 创新与经营并重:在资源分配上采用“721政策”(70%资源投入主业,20%探索新业务,10%布局长期机会),确保战略韧性。
人才体系|五大角色驱动创新落地
郑雷Sopio特别强调人才团队的系统性构建。他认为,高效创新团队需涵盖五大核心角色:业务负责人(战略决策)、产品经理(需求转化)、技术专家(商业化落地)、运营支持(资源协调)和业务达人(市场开拓)。这要求企业改变“技术主导”的惯性思维,转向“商业结果导向”的协作模式。此外,企业需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和咨询式培训,提升团队商业设计思维和迭代创新能力,以及从洞察到执行的闭环能力。
郑雷Sopio分享总结称,车企商业设计转型的成功取决于能否将创新从“孤立项目”升级为“系统能力”。他提醒,行业报告虽能提供趋势参考,但企业需通过内部机制将数据转化为行动,“正如医生需要38种工具完成手术,创新也需要多元方法论的组合”。 BMI兴远咨询提出的框架,正是为了帮助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创新商业设计,找到可持续增长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该框架已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郑雷Sopio:解码车企可持续增长 “5+3”创新路径https://news.zol.com.cn/977/977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