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机器人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融入家庭生活。据上海市消保委《2024服务消费需求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在针对一线及准一线城市白领群体的抽样调查中,98.62%的受访者明确表达了购置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意愿。
如今,家庭服务机器人也正从单一功能设备向全场景智能终端演进,推动着万亿级智能家居生态的重构。3月20日,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5)盛大开幕,海尔机器人携家庭端场景应用首次亮相,以人形机器人、轮臂式机器人、助行机器人、桌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全面展示了结合家政、陪护、康养等核心需求下,AI技术与家庭场景的深度融合探索。
对此,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海尔担任了服务机器人进家庭的主攻手,将带领用户奔向以无人家务为代表的美好未来。
家庭机器人的真正价值是新质生产力
自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戏剧中首次提出机器人概念以来,这个承载人类想象的词汇历经百年演进,终于在智能时代突破了科幻边界,也跳出了工厂流水线的单一范畴,将成为人人可以拥有的家庭新伙伴。
在罗清启看来,机器人是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产生的影响会比此前任何一次工业革命都更大。此前工业革命代替的是人力,而这次则是代替人智,重点是在家庭生活空间内的革命,从“人力时代”真正跨越到了“人智时代”。
从工业到家庭的场景迁移,本质是机器人从“重复劳动工具”向“智能生活伙伴”的角色跃迁,其中最典型的应用之一便是工业形态机器人的家庭化。今年AWE现场,海尔机器人就展示了洗护机器人,从识别分类到洗烘联动,通过机械臂实现了“取-洗-烘-收”全链路无人化,实现洗衣家务的全面解放,完成了从工厂流水线到家庭空间的场景闭环。
罗清启认为,家庭机器人的真正价值是新质生产力,也就是能淘汰落后生产力,这样才有社会意义。传统家电在功能层面已经实现了标准且规模化的应用,但家庭里的家务分工仍需要人来做,这部分是没有被家电取代的剩余劳动,如今看来,能够由海尔机器人创新的多品类产品来画上句号。
这样一来,“无人家务”的最后一块拼图将由家庭机器人补齐。拥有放松空闲的自由时间是幸福指数的一个最主要的尺度,所谓自由在工厂里就是人站在了生产过程的旁边,在家庭里则是人站在家庭机器人的旁边,所以“无人家务”是对美好未来一个最好的诠释,也就是海尔机器人产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海尔是服务机器人进家庭的主攻手
服务机器人进家庭的庞大市场正吸引多元主体加速布局。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已达45.17万家,较2023年底增长19.39%。本届AWE也特别打造了智能机器人特色展区,吸引了20余家智能机器人企业集中亮相。如今,家电企业、机器人厂商、互联网巨头及科研机构等纷纷入局,共同构成了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协同创新生态。
对此,罗清启表示,海尔做机器人在全球范围有一个先天优势。机器智能需要有大数据去培养、教育,而“无人家务”也不是现代机器人公司单纯的介入家庭空间,而是对家的沉淀,只有拥有全球家庭数据最多的公司,才有资格把新的家庭成员接进来。
海尔此次AWE发布了AI之眼系列黑科技,这是首先实现了家电的AI智能化,同时也拥有覆盖家务、陪伴、康养在内的全品类家庭服务机器人,这些主体会在家庭里生成一个关于生活的生产线。将来聚焦于机器人应用,海尔能够把用户需求最密集的家庭场景用智能家电和服务机器人充实起来,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竞争力就是数据。在保障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合理采集这些数据服务于家庭,训练出一个泛化能力极强的智慧家庭大脑,这样机器人才能真正走进家庭。
其中,作为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先驱品类,清洁机器人也正在经历从功能设备向智能终端的深度蜕变。根据IDC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2%,并且未来与AI大模型、3D视觉感知等深度融合趋势明显,将成为智能家居生态的重要入口和具身智能技术的重要试验场。
此次AWE上,海尔机器人也展出了搭载AI技术的全智能扫拖机器人V40系列,它降维应用到了人形机器人上的AI全景导航、3D建模等技术,以AI主动寻污的智能算法为核心,能实现主动寻找、识别、思考、决策,并通过高速全屋巡逻,针对有污渍的地方专项清扫,配合AI绿眼显尘技术,有效识别多种垃圾环境,定制清扫方案,自动判断清洁程度,自主决策地面复洗复拖,在有效提升全屋清洁覆盖率的基础上,也使清洁机器人实现了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决策”的智能跨越。
机器人族群将诞生新一次的大规模分工协同
除了率先进入家庭的清洁机器人,家庭场景对机器人功能精度与场景适配性的要求,也催生了教育、陪伴、康养等更多细分领域的垂直化产品需求。AWE现场,海尔机器人同样展示了包括外骨骼机器人、桌面健康机器人等在内的健康陪护场景方案,为老年人健康、出行等保驾护航。
对此罗清启认为,工业化的一个灵魂就是分工,前工业化时代过渡到工业化时代,就是生产职能被压缩到一个空间里一起生产,由此诞生了生产的分工。如今的机器人也是如此,诸多机器人群体被压缩到家庭里面去,需要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家务,有的负责陪伴娱乐、有的服务老年人生活起居等,因此机器人一定是一个族群的概念,这将诞生新一次的大规模协同。
未来家庭内,包括智能家电、机器人需要有一个横向的联系,才可能组成一条家庭内部的生活工业生产线。在这个空间里,所有主体在算法、数据的支撑下,为了美好生活做横向互联。
在这方面,海尔机器人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及Uhome大模型,实现多模态感知和交互融合,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用户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依托全国数千家三翼鸟门店的基础,海尔机器人还构建起了家庭机器人的分布式数据采集训练场,不断对机器人进行训练,让本体更灵活、让大脑更聪明。
在罗清启看来,海尔机器人正在探索两条腿走路,一是具身智能的发展,不断生产与家庭服务相适应的具身智能产品;二是不断迭代机器人发展的大脑或者是灵魂,也就是大模型,更加通用化、更加泛化的适应家庭中复杂的环境条件。如今机器人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大模型时代,实现的是智慧和算力的工业化,对应匹配的硬件机器人也必须跟上,而这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生态的深度开放共创。
从这个角度来看,服务机器人进家庭的深远意义不止于“无人家务”,而是重构了一个人机共生的新型生活范式。海尔机器人正以开拓者的姿态不断拓展家庭端场景应用,并依托海尔积累40年的用户数据和AI大模型等优势,加速推动服务机器人规模化、专业化进入家庭,满足用户对于清洁、烹饪、整理、陪伴等更多需求,真正实现智慧生活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