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指出,部分乘客通过不当使用支付平台的乘车码进行逃票行为。经测试发现,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单次逃票金额高达100港币(约合人民币93.1元)。
具体逃票手法是利用两个不同的支付平台乘车码交叉操作。例如,乘客在进站时使用第一个支付平台的乘车码正常进站,而出站时则改用另一个支付平台的乘车码,并利用“入站记录缺失”的功能手动补录入站信息。这种操作使得系统无法准确计算实际行程费用。
据报道,有测试者通过在手机上同时绑定两个支付账户(如本地常用的移动支付工具),从将军澳站乘坐至罗湖站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若全程按照正规流程使用八达通支付,车费为50.1港币(约合人民币46.6元)。然而,如果在出站时谎称从上水站入站,则只需支付26.5港币(约合人民币24.7元),从而少付了近一半的车费。此外,测试还发现,进站时使用的第一个支付平台乘车码虽然处于“已进站”状态,但只需手动完成“出站”操作即可解锁,且并未扣除任何费用。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逃票方式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造成更高的经济损失。例如,从罗湖或落马洲站乘坐头等车厢前往金钟站,正常票价为111港币(约合人民币103元)。但如果谎称从会展站乘坐普通车厢入站,则仅需支付4.9港币(约合人民币4.6元),逃票金额超过100港币。
根据相关规定,若被发现违规逃票或滥用车费优惠,需额外支付1000港币(约合人民币931元)的附加费用。对于无票乘车或未支付车费的乘客,最高可处以5000港币(约合人民币4653元)罚款。此外,法律界人士提醒,通过乘车码逃票的行为可能涉嫌行骗罪,一旦定罪,最高可面临10年监禁的刑罚。因此,呼吁广大乘客遵守规则,共同维护公共交通秩序。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利用乘车码逃票或面临10年监禁风险https://news.zol.com.cn/962/962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