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超传导低温学会近日发布白皮书,确认“完全没有证据”可以证明LK-99是常温常压超导体。虽然室温超导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但科学家对于超导体的研究从未停止。
由菲利普·金(Philip Kim)领导的哈佛大学团队在“高温”超导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使用铜酸盐成功研制了“高温”超导二极管,这一发明对于量子计算至关重要,代表着操纵和理解奇异材料和量子态的重要一步。
物理学家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在研究超导体,但由于这种超导材料只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下才会显现其特性,因此现阶段不具备商用价值。然而,菲利普·金所研制的高温超导二极管却具有重要意义。
该团队的实验由S. Y. Frank Zhao领导,他曾经是格里芬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的学生,并现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研究人员使用了超纯氩气体中的无空气低温晶体操纵方法,在铜酸盐的两层极薄的铋锶钙铜氧化物(BSCCO)之间设计了一个干净的界面。
研究人员首先将BSCCO分成两层,每一层的宽度都是人类头发丝宽度的千分之一。然后,在零下130华氏度(零下90摄氏度)的温度下,研究人员将两层以45度扭转的方式堆叠在一起,从而保持了脆弱界面的超导性。
研究小组发现,可以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通过界面的最大超电流根据电流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此外,该团队还展示了通过反转这种极性对界面量子态进行电子控制的方法。
这篇新论文为室温超导体提供了重要线索,并推动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室温超导体理解的深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令人兴奋的应用场景。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哈佛大学团队在高温超导二极管方面取得突破 室温超导已成定局https://news.zol.com.cn/847/847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