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看起来稚嫩可笑 但Siri是个有野心的产品
对于那些Siri的嘲讽者,现在实在是没有什么强硬的理由来逼迫你们喜欢这个功能或者对它予以赞美之词。更多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华而不实”“调戏的小玩意儿”这样的评价,最多Siri也就是个智能玩具了。
遭受这么多嘲笑还不算,最近居然有神经科专家认为Siri会导致用户沉迷其中,产生心理依赖,这造成的伤害甚至超过视频暴力游戏,可说Siri的确是在它发展的早期遇到了很多不友好的对待。
但正如97年的苹果、98年的谷歌甚至70年代的微软一样,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潜能。作为智能语音,这本来就是一项科学界长期追求、研发的产品,在将来的智能机器人中这必不可少。因此作为苹果极力推荐的Siri也应该被给予公正的看待。
Siri彗星撞了谷歌“地球”(图片来自summify)
首先它的确拥有改变行业格局的潜力,起码对于谷歌是这样。《福布斯》近日就发表了尼卡姆·奥罗拉的文章,预见Siri将取代Google搜索,为用户提供更为快速、准确的答案。你说一句话,然后就能获得所需要的,甚至附加的内容,这样一来,谁还去用费力的Google搜索。
今天看见网络上李开复博士的Siri使用感受后,也会产生《福布斯》小题大作的感受。但这里只想说,对于Siri现在的“预先设置好的简单逻辑问答”完全不必介怀,作为一个初期产品机械化是允许的,目前Siri主要从Yelp、维基百科、Wolfram Alpha资料库中提供结果,这并不代表将来它不扩充内容来源。因此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技术改进和发展方向是否符合行业的规律。
这点上,我们应该给予Siri和苹果更多的信心,作为市值高达3500多亿美元的大企业,苹果是不会吝啬在Siri上投入更多资金的。知道2011年最流行的科技视频是什么吗?就是iPhone4S为时5分钟的广告宣传片,被播放高达2800万次。而这个片子中展现最多的就是Siri。可见用户的好奇心已经彻底被苹果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