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海龙电梯是频频的罢工,光笔者就遇到过三次,而且坏的都是一层南侧的一部扶梯。今天又是这不乖的家伙罢工了,几个电梯工围住它团团转,于是下面的人想上去,上面的人想下来都只能走另一部扶梯。本就不宽的梯子上挤满了人,有搬箱子的更是惨,走走停停、寸步难行,还挡住了其他人的路,只能无奈地收下许多飞来"白眼"。"哎!都是电梯惹的祸!"

置身于此的人们只能感受这拥挤,还要忍受耳边那埋怨声声,虽然空调还有但早已是汗流浃背。这时还有人不断从门口涌入,但看到这情景恐怕心情也不会太好。有没有望而却步的不好说,但肯定有和我一样想哪凉快哪呆着去的。
热闹拥挤的海龙遇到总是罢工的电梯也是无奈吗?每天营业的海龙是北京最热闹的一个电子市场,每日吸引的人流量可观不说,有时还要客梯当成货梯用,也真难为这扶梯,连个节假日都没有!海龙要想下定决心整修必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在维修时可能失去部分顾客,二是它的摊位租金和物业费都很高,因为维修可能会失去不少的收入。这两点可能就是海龙迟迟未进行彻底整修的原因。
海龙是真的承受不了这份热情了吗?不知道过几天是不是又会重演今天这一幕?还是把电梯旁的广告牌一律换上:"常爬楼梯,延年益寿!"的鼓动标语?这样也算支持全民健身了,说不定下回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要来这里拍。常去中关村的人都知道现在海龙比任何一个电子市场经营的都要成功,这里面除了经营的品牌、型号比较齐全还有就是管理较好。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电子市场中,一部坏电梯就足以让大家舍弃它而投奔别家。这样的效果不知管理者有没有考虑到,在学运筹学时有过很多例子是因为把注意力仅限于眼前而忘了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要知道潜在的消费群体可能就这样流失了。
当走出这拥挤,看到的是日新月异的中关村,现在不管从硬件还是软件上中关村都一直在努力摆脱"村儿"的感觉。对于街道建设、周边环境等过去被认为是中关村发展的瓶颈的问题都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不要再出现什么新的不平衡发展了。所以,海龙,你的电梯也该修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