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启动以来,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算法推荐热推低俗内容、加剧“信息茧房”效应、导致观点极端化等问题,相关部门督促重点平台优化信息推荐算法机制,调整算法规则,力求从源头上提升内容生态质量。
目前,多家主流平台围绕推动优质内容传播、强化用户自主选择、拓展推荐多样性、提升算法透明度等关键环节,陆续推出一系列优化措施。
在提升算法透明度方面,多个平台已开始对外披露算法运行机制,推进可视化展示,保障用户对推荐机制的知情权。有平台设立专门网站和开放日活动,向公众讲解内容推荐逻辑与干预机制,并展示治理成效;部分平台对热门榜单的排序规则进行说明,公开热度计算方式,并引入标签机制,标示内容热度背后的推动因素;另有平台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制作说明材料,帮助用户更直观理解其算法机制。
为打破“信息茧房”,一些平台推出了“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功能,辅助用户识别并跳出单一化内容推荐。例如,有平台全面升级用户管理工具,新增内容偏好评估模块,以图表形式展示用户近期浏览情况;也有平台提供兴趣调节功能,便于用户一键切换至更广泛的内容推荐;还有平台在算法中加强对正向、有益、温暖类内容的挖掘,使推荐内容更具多元性。
在推荐内容审核方面,平台持续完善审核机制,强化正能量内容推送,防止低俗不良信息被算法热推。部分平台健全了社交推荐与算法推荐双轨机制,持续优化识别模型,杜绝低俗、恶俗内容进入推荐序列;另有平台建立热点事件当事人核实机制,防范虚假摆拍、蹭热点、恶意剪辑等传播行为。
在增强用户自主控制权方面,各平台也在不断优化兴趣偏好设置与负面反馈功能,让用户更便捷地调整推荐内容。有的平台提供灵活的兴趣管理功能,用户可自行调节不同类别内容的推送强度;有的平台设置多样化的负反馈选项,支持用户自主选择不感兴趣的内容类型,从而实现个性化内容调控。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清朗行动推动算法治理优化”https://news.zol.com.cn/986/986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