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某高校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科研成果:由该校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具有自发电与储能功能的仿生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使传统上高能耗的水泥转变为具备能源功能的“绿色能量体”,实现了“建筑材料不仅能建造房屋,还能发电并储存电能”的设想。
该研究项目由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其团队主导,研究人员从自然界植物维管组织的结构中获得灵感,以水泥为基本载体,成功开发出 N 型和 P 型两种“自发电水泥基材料”以及“自储电水泥基超级电容器”。
在实验测试中,N 型热电水泥的塞贝克系数达到传统水泥基热电材料最高水平的 10 倍;P 型热电水泥的功率因数(PF 值)是传统材料最高值的 51 倍,其衡量热电转换效率的 ZT 值更是达到了传统材料的 42 倍。此外,科研人员还利用特种磷酸镁水泥开发出储能材料,制成的储能墙板可存储居民一天左右的用电量,若与光伏系统结合使用,可将光伏利用率提升 30% 以上,并降低用电成本超过一半。
这一新材料在建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制成的墙板能够减少建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同时,研究人员指出,未来该材料有望应用于偏远地区无人基站的供电、低空飞行器续航等场景,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高校研发自发电储能仿生混凝土https://news.zol.com.cn/981/981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