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香港和深圳两地科研人员组成的合作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可磁控的血液凝胶纤维机器人。这项成果为颅内深部及功能区附近肿瘤的精准无创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这项研究由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徐天添教授、深圳大学的王奔副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张立教授共同带领。他们于5月1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基于X射线影像引导下磁驱动仿生血凝胶纤维用于个性化颅内肿瘤治疗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开发出的这种新型机器人是一种直径仅为1毫米的仿生血凝胶纤维,能够在外加可编程磁场的控制下实现多模态仿生运动。该机器人可在脑部极为狭窄的蛛网膜下腔环境中灵活移动,并结合X射线影像技术进行实时引导,将药物精准递送至肿瘤区域,显著提升了治疗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该机器人以患者自身的血液中提取的纤维蛋白为原料,通过仿生凝胶化技术构建而成。这种材料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降低免疫排斥的风险,同时其结构与脑组织高度匹配,有助于提高在复杂脑环境中的适应性。
为了实现灵活操控,研究人员在机器人内部嵌入了磁性颗粒,使其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完成摆动、翻滚、爬行等多种仿生动作,在复杂的脑部结构中自由移动。同时,X光成像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整个治疗过程可以被实时追踪和精确定位。
这项技术不仅为颅内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也为未来微创甚至无创医疗机器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机器人问世https://news.zol.com.cn/981/9811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