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相关部门针对国内智能驾驶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对汽车企业的智驾宣传进行了明确规定。通知的核心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求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测试与验证;二是明确系统功能的边界及安全响应措施;三是禁止夸大或虚假宣传,同时强调企业需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四是要求企业切实承担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水平。
随后,权威机构进一步指出,若因虚假宣传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相关责任人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
对此,某行业专家在文章中解读了相关规定。他提到,部分企业在宣传中滥用“L2+”概念,甚至违规演示脱手驾驶操作,这种行为容易误导消费者。因此,通知明确禁止使用可能引发误解的自动驾驶表述,再次强调“组合驾驶辅助”并不等同于“自动驾驶”。专家表示,企业应承担起主体职责,避免因误导性宣传或产品缺陷触碰法律底线。
在这一严格规定的影响下,国内车企的宣传策略已悄然发生变化。在上海车展上,与两个月前相比,企业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宣传风格有了显著调整。“智驾”“高阶智驾”“无限接近L3”“全场景”“零接管”等表述逐渐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谨慎的“智能驾驶辅助”表述。一些企业在发布会上还特意多次强调相关功能的“辅助”特性,以避免混淆消费者的认知。
多位车企高管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过度或夸大的宣传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实际能力产生误判,进而引发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对驾驶辅助宣传进行规范,有助于推动行业从激进转向理性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清晰和准确的信息。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智能驾驶宣传新规出台,车企宣传风格显著调整https://news.zol.com.cn/977/977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