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日消息,近日有报道称,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因旗下聊天机器人名称“Grok”陷入商标争议。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暂停了xAI公司对“Grok”商标的申请,原因是该名称可能与芯片公司Groq以及软件公司Grokstream产生混淆。
除了USPTO提到的两家公司外,初创企业Bizly也声称对该名称拥有优先使用权。Bizly创始人Ron Shah表示,团队在2021年便以“grok”为灵感命名了一款产品,并完成了商标申请。然而,2023年马斯克推出同名机器人后,一些投资者因担心法律风险而撤资,导致Bizly的融资计划受挫。Shah透露,公司已投入约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54.7万元)开发一款异步会议应用,目前公司面临破产风险。
美国商标法专家Josh Gerben指出,商标保护的核心在于避免消费者产生混淆,而非单纯维护企业的权益。例如,马斯克的前合作伙伴Grimes曾注册“Grok”用于儿童玩具领域,但由于行业差异,该注册不会与软件领域产生冲突。然而,Bizly的情况更为复杂,其应用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正式上市,这可能削弱其在商标主张上的力度。根据USPTO的规定,商标需在至少两个州进行商业使用后方可生效,而Bizly仅与金融服务公司Carta有过试点合作。
Shah表示,他曾尝试与xAI公司协商合作或商标转让,但未得到任何回应。法律专家认为,如果Bizly提起诉讼,可能会迫使xAI放弃该名称。然而,Shah坦言:“我怎么可能与世界首富打官司?”截至目前,xAI方面尚未对该事件作出回应。
这并非马斯克首次因命名问题引发争议。2023年,其社交媒体平台X(原Twitter)因更名而遭遇诉讼,最终通过和解解决。此外,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近期申请的“Telepathy”等商标也因涉及描述性词汇而面临注册困难的问题。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马斯克旗下xAI聊天机器人Grok陷商标争议https://news.zol.com.cn/968/968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