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组来自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告显示,那些在童年时期热衷于宝可梦游戏的玩家,在长大后可能会表现出与宝可梦相关的特定脑活动。
这份名为《Extensive childhood experience with Pokemon suggests eccentricity drives organization of visual cortex》的研究论文调查了儿童时期热爱宝可梦游戏的玩家对其大脑组织发展的影响。研究团队邀请了5至8岁之间经常玩宝可梦游戏的11名参与者与同样年龄阶段从不涉猎此款游戏的11名非参与者进行对比测试。
试验内容涉及八个领域,包括脸部、身体、宝可梦、动物、漫画、单词、汽车和走廊等方面的图像识别。结果显示,参与这项研究的5至8岁期间常常玩宝可梦游戏的玩家们在看到宝可梦时,其大脑视觉感知特异性(VTC)领域的反应明显优于其他类别中的参与者;相反地,那些从未接触过宝可梦的参与者则没有任何独特表现。
研究发现,5至8岁期间经常玩宝可梦游戏的玩家将来的大脑视觉感知特异性领域将会受到宝可梦特定因素的影响。然而,该项研究并未明确这种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
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结果引发了人们对儿童时期对宝可梦游戏的热爱是否会对他们在未来生活中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思考。虽然这些发现值得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但无论如何都为儿童时期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关注儿童兴趣爱好以及可能对其认知和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的重要提示。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研究发现宝可梦玩家大脑特异性更强!https://news.zol.com.cn/875/875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