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日,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期间发布了《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保护进展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79亿,其中19岁以下的网民人数超过2亿。近一年内,约有28.86%的未成年游戏用户消费减少,消费额逐渐下降。舆情方面,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限制的关注度在2023年下降了70%,而对未成年人退款的关注度则呈上涨趋势。
调查数据显示,在遇到“身份认证弹窗”后,50.12%的未成年人会选择停止游戏;另外还有21.94%的未成年人会向家长求助进行验证;然而不到5%的未成年人会选择借用朋友账号或手机、购买其他账号等手段来解决问题。此外,今年仍有约15.41%的家长遇到了孩子偷偷充值的情况,32.93%的学生会使用自己的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而32.86%的学生则会用家长或他人的身份证注册。
家长对未成年人游戏的态度存在差异。其中,56.26%的家长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孩子玩游戏,占比为“相对宽松”的为18.40%,占比为“严禁游戏”的为17.07%,还有4.76%的家长对孩子的游戏需求持开放态度。
然而,《报告》指出,未成年人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人脸识别普及仍存在多重困难、未成年人退款流程中的身份核验问题以及多方共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2022年19岁以下的网民人数已达1.86亿人,占全体网民总数的17.6%,其中9岁及以上未成年人手机持有率达到了97.6%。同时,相关报道显示,在2022年出现未成年人私自充值现象的家庭占比已经降至15.43%。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我国19岁及以下网民规模超2亿,28.86%未成年游戏用户近一年内消费减少https://news.zol.com.cn/846/846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