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国内投影市场蓬勃发展,但投影仪色彩一致被用户吐槽,主要原因在于各大投影厂商对色彩调教均有着不同的理解,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PQ调教,而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这就导致物体本身的颜色和投影仪最终呈现的颜色不一致。
其实在电视、显示器领域为了设备最终呈现的颜色与物体本身的颜色保持一致,很早便引入了“色准”和色域这两个概念。色准顾名思义就是色彩显示准确度,具体单位是Delta E;而色域则相对复杂一些,拥有不同的显示标准,例如日常绝大多数计算机显示标准sRGB,印刷设计领域的AdobeRGB,影视中的REC.709,REC.2020,DCI-P3等。
为了保证观众看到的内容最大限度接近影片创作者拍摄的风格,不仅需要通过统一的色彩标准来进行规范,同时还需要设备的色准Delta E小于一定范围。落地在投影仪领域,我们用原色投影仪这一概念来表达,具体是指出厂色彩误差值Delta E小于2、色域覆盖率达95%以上的专业投影仪。高色域、低色差,真彩原画投影,主要是画面色彩显示更加专业的家用智能投影仪。
原色投影仪的作用原理与上述描述保持一致。原色投影仪在色域达到Rec. 709与DCI-P3广色域标准的前提下,透过色相、色温、饱和度以及亮度的平衡搭配,在出厂前反复调试,确保每一个出厂的机器标准色彩误差值Delta E都小于2。
色彩误差值Delta E为色彩还原的准确性量化为一个数值,它能够准确地反映色彩的准确性,因此其数值越小越准确,数值越高说明色彩越失真。一般而言色差值小于2,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辨别差异;色差值大于2,一般人便可感知出差异。
Delta E数值越低,则色彩准确性越高。换言之,Delta E数值越低,越能准确的显示出原片摄制时所要传递的讯息,以及原片内容最真实的色彩,达成真正看见高画质原片的感受。
因此色彩准确除了要符合国际色彩标准之外,符合国际色彩标准的色域覆盖率与Delta E的数值才是原色投影仪的重点。
当一款投影仪产品达到了“原色投影仪”标准后,会带来三大优势。第一,原色投影仪可以还原影像真实色彩,不会过浓或过淡,准确呈现内容制作者想要表现的影像色彩,真彩原画;第二,原色投影仪在符合国际色彩标准的前提下,能够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不至于丢失影像想要表现传达的色彩;第三,原色投影仪准确的呈现原片真彩画面,可以准确接收影像创作者表达的色彩情绪,进入影片的情绪当中。
在实际市场应用方面,影像作品后期发行时,都会在原片基础上遵循Rec.709与DCI-P3标准进行转码,以提供更符合主流播放设备与终端显示产品需求的民用级影像载体,而要尽可能逼真再现影像作品中出现的各种真彩原色。 原色投影仪即遵照影像的制作规范,依循Rec. 709或DCI-P3的色域标准,并将色彩准确的调整到Delta E小于2,还原影像原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