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生存
对于Y一代而言,如果还不愿堕落成落伍的一代,那么有必要加上“网络一代”这样一个名称;如果不乐意如昙花一现般消亡,那么必须明白在网络上虚拟化生存才是对青春最激烈的张扬。
当鲍勃·迪伦在30年前唱出“你的儿女早已脱离了你的控制时”。当时的父母们并没有恐慌,只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们并没有完全脱离父母的范围。
但互联网的诞生、发展改变了这一切。Y一代身上烙上了深刻的科技烙印。没有了摇滚的狂热喧嚣,也没有了嬉皮的颓废低调,这是一群没有在摇滚乐水中泡大的一代,而是以创造和技术取胜的孩子。一个叫奥斯汀·洛克的15岁少年网迷说,“这是人类文明的头一遭,孩子们可怜年纪大的人们,因为孩子们更娴熟地使用电脑,父母、教师及其他成年人都向孩子寻求电脑的相关咨询及协助。”
对于喜欢快餐化、遥控化生存的Y一代而言,互联网越来越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轻松而丰富多彩。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他们很轻松地就能在“亚马逊”上买到比书店里便宜一半价钱的新书。当然也可以在网络上谈恋爱,甚至引发完全通过比特传输来实现的“数字化性爱”。
斯劳卡在《世界战争:赛博空间与高科技对现实世界的冲击》一书中强调:一旦你爱上电子读物与网络,你就有可能正面遭遇罪犯和变态者,在肮脏的赛博空间里,你有可能受到色情作品的腐蚀和恋童癖的引诱。所以我们听到了16岁的孩子扬言要黑掉某某军事网站,当然这绝不是句玩笑或是吹牛。我们也看到沉缅于互联网电脑游戏的孩子引爆了科罗拉多校园枪击案,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旋风般结束了13条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生命。
对于迷上互联网的Y一代而言,可怕的不仅仅是暴力与色情,更重要的是网络化生存会不会形成心灵上的荒漠。人性的压制与萎缩,对人类而言,这才是最可怕的。
第一国度
互联网真正地让Y一代实现了地球是一个村庄的梦萦。在这个村庄里一切都变得很随便。他们在卧室里可以接通世界,去看任何他们想看的东西。也许是性、毒品或者摇滚乐。而这个村庄现在变成了一个国家。
最近,有人在网上提议要成立“第一国度”———一个完全虚拟的网上国家,来自于世界各国的网民都可以进入“第一国度”的网址,注册成为这个跨国界国家的国民。这个国家完全跨越了地域、人种、阶层等障碍,真正实现了“Internet一家亲”的世界大同。
这个国度的出现契合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就在学者们试图深刻地挖掘跨国霸权文化的“软着陆”时,一位北大的高年级本科生直言不讳地说,“中国文化有什么好伤害的,它始终是一元的、单调的……文化的优劣是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该淘汰就淘汰。我真不明白那些家伙为什么会杞人忧天,而且他们所维护的文化就一定可靠吗?”
可以看到这位Y一代年轻人的背后是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全球化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