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月 21 日消息,近日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公安部展示的一项新服务引发了广泛关注。该服务名为“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被称作是用户的“数字保镖”。据统计,该平台每天可减少超过 2000 万次的身份信息泄露风险。
这项服务由公安部主导建设,旨在为自然人提供网络身份申领和身份核验等相关服务。其核心机制是通过“网号 + 网证”的双轨模式,将传统的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的虚拟凭证,从而实现对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有效保护。
具体来说:
- 网号:这是与个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的网络身份标识,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包含任何明文的身份数据。
- 网证:用于承载网号及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用户可通过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App”进行身份申领。此后,在其他各类应用中需要验证身份时,用户即可使用该平台提供的认证方式完成身份确认。这种方式相当于由国家统一配发的“个人信息防护盾”,能够有效防止他人拼凑出完整的个人信息或构建用户画像,从而提升个人隐私安全。
目前,该平台已与超过 400 款 App 实现对接,覆盖互联网主要平台以及政务服务、金融征信、教育考试、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多个行业领域。无论是账号注册、一键登录、密码找回,还是手机号更换、会员管理、预约购票等常见操作场景,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一身份认证服务。
相关申领流程详见下图: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平台保障隐私安全”https://news.zol.com.cn/986/9860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