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学家近期利用位于帕拉纳尔观测站的 VLT 巡天望远镜(VST),对椭圆星系 NGC 3640 进行了深入观测,揭示出这个星系在漫长宇宙历史中曾经历多次“吞噬”其他星系的过程。
NGC 3640 距离地球约 8800 万光年,位于一片广阔的宇宙空间之中。通过高分辨率图像观测,人们发现它呈现出一种类似“煎蛋”的形态,中心区域仿佛有两个“蛋黄”,这种视觉效果是因邻近一个较小的星系接近而形成的。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科学家关注到 NGC 3640 具有明显的扭曲结构与弥散光晕,这些特征是过去星系碰撞和合并事件留下的痕迹。这些“伤痕”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有关其演化路径的重要线索,表明它的形成过程并非简单平稳,而是经历过剧烈变动。
为了更深入探究其历史背景,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特别聚焦于 NGC 3640 及其邻近星系 NGC 3641 的球状星团系统。球状星团是由大量恒星通过引力紧密束缚而成的星群,通常聚集着星系中最古老的恒星,因此被视为记录星系演化历程的重要“化石”。
在广域巡天望远镜的视野中,这一区域呈现出一个丰富的“星系动物园”,其中 NGC 3640 居于中心位置,上方则是相对较小的 NGC 3641。研究人员正是通过对这两个星系间球状星团的分布和特性进行分析,来重建它们复杂的互动历史。
研究结果表明,NGC 3640 曾经经历多轮星系合并事件,使其演化历史变得尤为复杂。而相比之下,其邻居 NGC 3641 却展现出较为完整稳定的结构,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受到干扰的迹象。
尽管当前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距离尚不足以构成直接的“吞噬”威胁。不过,关于 NGC 3641 是否能在未来避免被 NGC 3640 吞并,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相关动态也继续吸引着天文学家的目光。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文学家揭示星系NGC 3640吞噬史https://news.zol.com.cn/981/981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