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北京大学的联合科研团队近日研发出一项超长寿命、高效制氢技术。该技术利用铂基催化剂表面覆盖特殊保护层,使得催化剂能够连续工作超过1000小时。这一突破将使低成本的大规模制氢成为可能。
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面对催化剂稳定性难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通过构建稀土氧化物纳米覆盖层来形成纳米级“保护盾”。这种结构可以精准地覆盖载体表面的冗余位点,对关键催化剂界面进行有效保护。
实验结果显示,在甲醇-水重整制氢反应中,新型催化剂成功稳定工作超过1000小时。更令人惊讶的是,该催化剂的活性非常高,实现了超过1500万的催化转化数。
这项研究突破了催化科学中的稳定性瓶颈,并首次在不降低催化剂活性的前提下,实现了高稳定性的界面催化剂设计。这一成果为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成本和高稳定性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预计将在绿色能源、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研发出超长寿命、高效制氢技术https://news.zol.com.cn/950/950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