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年伊始,太火鸟社区的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著名的哈苏摄影大师谢墨先生。他今年54岁,抛去数字,其实他从来都是个放肆爱玩的年轻人。少年习画、中学任性备考工科院校,工作几年后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拿起了相机,一不小心成为全球首位华人哈苏大师,为了推动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毅然调整业务抽身于海底摄影。
随国家领导人出访作品选送联合国
2001年瑞典哈苏公司颁发全球第一批“哈苏摄影大师”称号,这是世界摄影界的最高荣誉之一。关于哈苏摄影大师赛在世界顶级赛事中的地位,大家可自行百度。与其并列的世界顶级摄影赛事还有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荷赛奖。而谢墨在获得哈苏摄影大师”称号后,还分别在2009年、2011年担任了哈苏大师赛评委。他的摄影取材异常广泛,从天空到陆地,最后深入海洋……其摄影主题也不尽相同,海底摄影则是谢墨一直以来探索的方向。
谢墨曾举办过十几次个人摄影展览。2000年作品两幅由国务院新闻办选送联合国总部参加《聚焦中国》大型影展,配合江泽民主席出席联合国千年系列会议;同时作品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展览;还曾在丹麦、瑞典、澳大利亚、法国、希腊、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擅长拍摄舞蹈、海底、人体、风光、时装和建筑。
其实相较于发表在圈内顶级摄影刊物的作品,谢墨为明星拍摄的大片可能更为圈外大众熟知。比如巩俐、章子怡、张柏芝、蒋雯丽、林心如、蒋勤勤、杨丽萍、孙红雷等。
被上帝选中的人故事丰富的令人惊叹
老罗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谢墨同样是一个被上帝选中的人,他丰富的人生故事令人惊叹。谢墨在微博简介中写道:把摄影当家的发烧友,一不小心当了首位华人哈苏摄影大师。人一生当中有许多事情无心而为,偏偏命运选中了你。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在名人效应下尤其令人瞩目。关于谢墨和他的作品,绝不仅仅是无心插柳而已。
自嘲老法师经常“深夜放毒”
在他的微博和朋友圈中,你会发现,谢墨还是一个充满了生活情趣的人,时不时深夜放毒,发点美食照片。尽管评论都在表达吃不到美食的嫉妒,但更多的是催他更新作品。他和同伴们乐于自嘲“我昨天刚发了一个帖子,中国摄影的老法师们又聚会了”
“老法师”其实是摄影爱好者对那些讲究器械、手法死板的摄影师称谓。通俗一点讲,谢墨和他的朋友们在摄影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当于陈凯歌、贾樟柯等导演在电影界的地位。不过,当你知道他的父亲是谁的时候,才知道,开挂的人生这种事,也是需要遗传基因的。
受家学熏陶自幼习画,满腹文经却选择了工科制造
谈起“少年”与父亲谢耀庭时,他表示父亲对他个人及事业的影响意深久远。谢墨出身艺术世家,1962年生人。父亲是中国著名画家谢耀庭先生,近些年在尝试书法创作亦颇有造诣。你可以在谢墨的微博中时常见到谢耀庭老先生写生的状态。谢耀庭,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前名誉主席、海南省书画院名誉院长,一位坚持画海60年的油画家。
受家学熏陶与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谢墨自幼学习美术,人文素养积淀已久。照此发展,谢墨距离成为“中国著名画家”的道路更加接近。然而,像所有内心充满创造欲的人一样,他们是不管人设、不按常理出牌的。
谢墨说在他们生活的年代,考大学关系着工作分配。熟读文经的他中学时发现自己理科也不错,索性考到了上海交大,在一所工科院校选择了船舶制造专业。他的同学就是我国潜艇蛟龙号下潜超过7000米的历史创造者之一。
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先在陆地上把相机搞明白初学者50瓶气之后再下水
在多年积累的拍摄经验与历程中令他感触颇深的是:人类需要敬仰自然,尊重生命。
谢墨在2006年开始尝试海底摄影,这是一项需要经过长期培训才能习得的技能。无论你是一个专业潜水员,还是专业摄影师,当人们面临复杂的水下环境时,别说出片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都无法保证。此外,相机本身有一定沉力,初学者往往由于受到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很难把控中性浮力的技巧,下潜时不自知的踩着脚蹼乱踏乱踢。这些行为都使维护海洋生态的珊瑚遭受不可恢复的损伤。而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中学课堂早已经普及过了。
除了海洋,陆地生态境遇同样严峻。谢墨老师生长在海南,海洋对于他来说承载着更多情怀与记忆。由于痛心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谢墨开始从广告公司中抽身出来,希望用镜头记录下的影像向世人传递环保、积极的能量。
“不负责任的行为除了威胁自己的生命,更是对原有生态的破坏。我们拍摄的时候都是一个团队出去的,集体行动要遵照流程行动,不要在明知威胁身体的情况下勉强支撑”影像不是不顾一切的追求效果,万物有灵,尊重自己的同时尊重其他生命。
珊瑚礁是珊瑚虫和藻类共生过程中不断分泌堆积出来的碳酸盐骨骼,通过上千年沉淀最终形成珊瑚礁。2012年,世人熟知的澳大利亚“大堡礁”珊瑚已经消失了一大半。科学家预测如按照这个消失速度,2022年大堡礁将在此基础上再缩小一半,丧失生物多样性的环境。
在回忆开篇提到的水下经历时,谢墨语调间夹杂着明显的兴奋和担忧。他担忧的是人类对于海洋无止境索取而造成的破坏。谢墨说,那次人鲨对峙的经历一辈子难以忘怀。事后与当地人交流时,有经验的潜水员笑着说“鲨鱼是存在了几亿年的生物,人类根本不在它们几亿年行成的食谱当中,它看你也是害怕极的。”所以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鲨鱼的内心是崩溃的。(作者注:谢墨常去的海域为太平洋赤道附近,因此大白鲨不在崩溃范围内)。
众所周知动物的感官系统非常发达,当人在水下紧张或者产生其他行为时它们会接收生物信号判断形势,为了避免自己遭到攻击而主动出击。在目前鲨鱼袭击人类的案例里面,大部分都集中在海面,鲨鱼误以为游泳者、冲浪者是海狗之类的动物而误袭。人们看到的那些叹为观止的海岸系列部分来自那次经历。
水下机器人应用前景总要有人迈开第一步
在对海洋伤害最小的前提下,探索70%的未知水域,对人类历史、科考研究、国家战略有重要的意义。FiFish飞行鱼是太火鸟独立研发的全球首款消费级水下机器人(ROV),谢墨说水下机器人自由跟拍、水下探索、水下工程、水下考古,甚至军事用途等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FiFish飞行鱼还是原型机阶段,很多功能与机械原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不过别忘了,谢墨是船舶制造业出身,他对海事工具的品鉴绝不是随口之言。
他说飞行鱼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但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人类历史上的进步都是随着第一次探索不断提升发展。
黑科技探秘大海全球首款消费级水下机器人FiFish飞行鱼CES首发
更多FiFish飞行鱼信息,请访问太火鸟官网:http://www.taihuon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