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 > 英特尔秋季信息技术峰会在上海举行

英特尔秋季信息技术峰会在上海举行


作者:中关村在线报道 【无】 2006年11月09日 15:23 评论

  2006年11月9日,中国上海 — 以“高效能表现,超越未来”为主题的2006年英特尔秋季信息技术峰会(IDF)今天正式在上海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IT专业人员、合作伙伴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出席了这一全球最负盛名的IT盛会。

  本届峰会历时两天,来自英特尔公司总部、亚太区和中国区的多位资深技术专家、高级管理人员及业内人士将向与会者深入诠释英特尔“高能效表现”(Energy Efficient Performance)的核心理念,分享英特尔平台技术和架构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信息技术的最新趋势和发展前景。会议议题涵盖数字企业、研发、移动计算、软件、数字家庭和数字医疗等多个领域,并特别安排有“与英特尔科学家对话,畅谈成长成才之路”的环节。峰会现场设置了大规模的展示区,展示英特尔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最新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为参会者带来精彩体验。


英特尔秋季信息技术峰会在上海举行

IDF展会现场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高能效表现,超越未来”,对此,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亚太区联合总经理兼中国区总经理杨旭指出:“整个产业正经历着数十年来最深刻的变化,步入一个性能和能效对所有的细分市场和计算的各层面都至关重要的新时代。中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科技与创新、节能与环保成为时代的主题。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英特尔一直关注高能效表现,坚持以环保节能的方式进行企业的生产运作,开发领先的高能效产品,并与产业界合作推动高效节能计算的普及。”

杨旭先生主题演讲
杨旭先生主题演讲

创新技术引领“高效节能”时代

  本届峰会重点阐述了英特尔通过在架构创新、硅工艺创新、平台创新和软件创新等方面强大的技术优势,带给市场和客户高能效表现的体验和价值:

  架构创新:2005年,英特尔率先实现了先进的65纳米硅制造技术,将节能特性集成到硅制造工艺中,目前英特尔正式出货的处理器主要都是基于65纳米工艺的,比任何其它同类公司都要超前。与90纳米晶体管技术整体相比,65纳米晶体管漏电率减少五倍以上,晶体管切换功率降低30%以上。到2007年年底,英特尔制程技术将开始从65纳米过渡至45纳米,2008年将推出新的微体系架构(研发代码为Nehalem),之后在2010年推出另一个微体系架构(研发代码为Gesher,目标32纳米)。英特尔希望与目前的处理器相比,再过十年在每瓦性能上有300%的提升,以实现另一级别的前所未有的高能效表现。

  硅工艺创新:当高能效表现时代来临,英特尔全新的英特尔®酷睿™微体系架构和旗舰产品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为业界树立了新标准。酷睿2双核处理器推出不到60天出货量就达到500万颗,是公司历史上推广最快的产品。有了酷睿2双核,从最薄的笔记本到双核服务器领域都有最佳的高能效表现,与前代英特尔服务器产品相比,双核英特尔®至强®5100系列处理器性能提升达135%,功耗降低达40%;与当前的高端英特尔®奔腾®D处理器960相比,面向台式机的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性能提升达40%,功耗降低达40%;与基于前代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笔记本电脑相比,移动式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CPU性能提升两倍以上,采用基于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全新英特尔迅驰双核移动计算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功耗降低多达28%。英特尔于2006年1月推出低于35瓦的台式机处理器,满足了对小外型、低功耗有创新需求的台式机用户。此外,第一款四核处理器将于11月份出货,此举彰显了英特尔在硅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导力;英特尔还宣布开发出在单个硅片上有80个简单浮点内核、每秒可执行万亿次浮点运算实验性芯片原型。

  平台创新:英特尔通过扩展平台功能提供高能效表现。一方面,英特尔直接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平台中,提升能效、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等,如英特尔虚拟化技术和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另一方面,英特尔与业界和学术界密切合作,进一步降低平台功耗。

  软件创新:英特尔一直在实现低功耗应用方面扶持软件开发商,并提供功耗监控与分析工具,以帮助识别并改正高功耗代码。除软件产品外,英特尔还与多家领先软件厂商携手提供工具、资源、专业技能和关系,以推动广泛应用领域内的线程优化,从而加速了提供英特尔酷睿微体系架构高能效平台优势的进程。

1 2 3 下一页
本文导航
频道热词:智能穿戴  汽车科技  三菱空调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