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ance”和“Trade-off”在英文中都有“平衡”的意思,但是有很大的区别。Balance为了达到平衡的目的往往采取增加较少的部分,和较多的部分平衡,或减少较多的部分,和较少的部分平衡,总量是变化的;Trade-off在美国Merriam-Webster字典中的解释为“a giving up of one thing in return for another”,这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平衡的目的,要采取用牺牲较多的部分的代价弥补较少的部分,然而总量是不变的。
辨析这两个单词的内涵并没有多大意义。本文把Balance和Trade-off这两个单词联系起来的原因是,近日中国大陆首家IC设计企业——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中星微登陆纳斯达克依靠的不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市场”(中国概念),而是“核心技术”。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星微电子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企业,是中国IT产业真正的实力明星,这也正是引发作者对这家企业在经营方面研究的真正原因。
从企业经营角度,Balance和Trade-off也可以理解为既有联系,又在不同层次上的企业经营思路。从企业成长角度看,无论面对生存还是发展,企业经营者往往面对资金、人力资源或者技术上的掣肘,这时候经营者往往考虑去争取各种资源去弥补某项不足,这就是经营中Balance的思路;但在企业经营中更多的情况是,所有资源一定的情况如何做到“平衡”,平衡的目的是降低风险,继而并取得发展,这就是Trade-off在企业经营上含义。
对于刚起步的企业来说,争取资源(Balance)往往决定企业的发展效率;而面向全球化竞争企业,至关重要的能力是平衡好有限的资源(Trade-off),降低企业的整体风险,继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有很多人评论,中星微的成功靠得是政府的巨大资源的支持,而我认为,中星微电子在六年发展中依靠的不是这种赢得政府支持的Balance能力,凭借的是中星微电子整体领导团队的卓越的经营上能力,尤其是Trade-off的能力。
1998年,国家为了支持国内芯片行业的发展,可以投入大笔资金给中星微,但当时创业团队的领袖邓中翰博士,放弃了国家大笔拨款的机会,坚持要按照“硅谷”模式来经营自己的公司。1999年初,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的第一笔风险投资投给了中星微,后期的风险资金都由企业自行募集的。中星微这次的Trade-off,通过部分资金支持为代价,换来了企业经营完全的自主权。因为中星微深知,IC设计企业的成功不仅靠资金一个因素,是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事实证明,而国家这一笔投资也随着中星微的上市,获得了几十倍的回报。
IC产业的特性决定了中国IC设计公司从诞生开始就面临全球竞争,因为芯片产品是没有国界概念的。然而,国内鲜有国际竞争力的IC设计企业,原因是IC设计的核心技术尚未摆脱国外的封锁和控制。中星微抓住了当今3C多媒体应用领域的世界技术及其标准处在转折期的机遇,通过自己的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开了全球市场。和通过中国市场进军全球市场的路线完全不同,中星微是一家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的公司而不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这是中星微自主创新技术和国际市场之间的Trade-off。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副秘书长赵建忠先生曾经指出,除了技术水平以及经济规模弱小外,中国IC设计产业还有三对矛盾是:“高风险与缺资金”、“整机与芯片互动”、“大智力与少人才”脱节。这些矛盾对于身处IC产业的中星微同样需要面对,那么中星微如何解决“整机与芯片互动”脱节和人力资源的问题呢? 在这些问题上,中星微电子的管理团队在经营上依然展现了超强的“Trade-off”能力。
“整机与芯片互动”脱节的问题对于IC设计公司来讲,实际上是产品定义的问题。和国内搏击国际市场的企业采取的“跟随”策略不同,中星微电子的市场调研是非常领先的,对全球市场的判断也是把握比较准确,往往和索尼、三星这样的巨头的判断一致。”中星微的负责市场开拓的副总裁张辉曾经表示:“我们往往选择在行业成熟期之前进入市场,Timing非常重要。”之所以选择行业成熟期之前进入市场,其实就是中星微研发等成本和未来收益的一个Trade-off。过早和过晚对中星微来说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本次纳斯达克上市全球98场路演中,邓中翰和他的团队碰到了五花八门的问题。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中国只是制造业比较强,你们怎么会有那么多IC设计人员?”中星微始终认为工程师是中星微的财富。中星微往往会根据工程师的不同情况,通过不仅仅是高薪和期权来吸引全球有经验的人才,给他们以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中星微10%的员工都是来自硅谷,来自伯克利、斯坦福这样的名校,技术水平是与硅谷相当的。同时,中星微和清华共同建立了实验室,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中星微人力资源的策略正是这种“依靠有经验的人带有能力的人”。
在上市之前,中星微已实现连续9个季度盈利,并不在存在资金压力,那么中星微上市的目的是什么呢?上市之前,中星微稳步进行了海外注册、董事会重组、财务制度变革的准备,这是从经营角度打造了企业的“核心技术”。上市对中星微的未来来讲,首先,上市使中星微能够得到全球客户、合作伙伴更广泛的认可;其次,上市使中星微可以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整合技术和吸引人才;再次,使早期老股东有退出机制;另外,上市也可以使员工的期权激励成为现实。”邓中翰博士如是说。
- 相关阅读:
- ·AT&T公布收购DirecTV后首批服务价格
//news.zol.com.cn/533/5333951.html - ·W3C正在试图规范互联网上支付行为
//news.zol.com.cn/533/5332810.html - ·Uber否认在app中虚假显示车辆数欺骗用户
//news.zol.com.cn/533/5330835.html - ·AT&T要求厂商搭载FM芯片 内建FM收音机
//news.zol.com.cn/532/5328795.html - ·京津冀一体化终解冻 全国取消漫游费无期
//news.zol.com.cn/532/532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