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Intel主板在中国市场开始发力,业界惊呼为“狼来了!”。转眼已经一年有余,如果说Intel主板快速切入市场令人惊诧,盘点2004的前半年之后,业界惊叹的就该是其紧逼三大主板品牌的市场业绩了。
没有人怀疑,芯片组市场的战国时代已经来临。VIA、SIS、ALI的崛起已成事实,新秀NVIDIA、ATI的攻势咄咄逼人,但Intel仍然凭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实效的市场策略,牢牢占据业界领袖的地位。2003年,845、848、865、875四款芯片组的推出并迅速普及,令人印象深刻。值得注意的变化是,Intel加强了与其他厂商如SIS、ALI的联合,并开始加大对其他主板厂商的支持力度。
显然,业界起初并不太看好肩负重任的Intel主板。2002年之前,Intel主板在市场鲜见身影,DIY爱好者大多只知道Intel的处理器奔腾和赛扬,对原装主板往往持狐疑的态度,甚至归结于伪品牌。但在2003年,高性价比的D845GLVA和高端865、875系列原装主板推出后,稳定、做工好和高性价比的口碑迅速流传,Intel原装主板的销量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2003年,Intel主板在中国销售70万块,实现75%的高增长,大大超过了主板市场20%的整体增长率。
进入2004年,Intel主板能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是固守阵地,还是全线出击?这是年初业界对其的置疑。转眼半年已过,局势逐渐明朗:继第一季度的高速增长之后,2004第二季度,Intel主板销量达20万片,仅次于华硕、微星和技嘉,成为市场上的第四大品牌厂商。短短半年,我们看到Intel原装主板正在确立主板市场上的地位,并继续高歌猛进,其势头令国内二线主板厂家不寒而栗,甚至前三甲品牌主板商,也不得不正视这个挟处理器和芯片组优势而来的大玩家。
业界关注这场主板市场的狙击战。三大品牌能否稳住阵脚,借丰富的产品线、支持多种处理器和芯片组和多年积累的生产行销经验,抵抗Intel “原装主板+处理器”潮流的冲击?Intel能否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跻身三大巨头之列?分析Intel原装主板半年来的增长,能找到部分答案。Intel主板市场份额的扩张,固然与其在处理器和芯片组方面的强势地位有关,但其市场策略的成功之处才是关键原因。
明确定位
从5年前诞生起,Intel主板在市场上一直很低调,广告和促销活动很少,但几年之后,其“稳定、便宜、质量好”的口碑却在DIYer中悄无声息的树立起来。两年前,卖场的柜台几乎看不到Intel主板的现货,而现在,几大中心城市也会畅销到时而断货,这个转变过程也从侧面反映了普通消费者接受并进而青睐Intel主板的历程。
从一年来的产品系列来看,Intel主板无疑是在走平民路线,其价格大都介于三大品牌(微星、华硕、技嘉)和二线主板之间,加之其卓越的品质及稳定性,使得产品极具竞争力。尽管其主板销量见涨,偶尔在市场甚至出现断货的情况,但价格似乎从来没有炒高过。早期Intel主板遭用户抱怨的地方,如限制超频、兼容性不好等,也几乎无人提及了。除了其自身的改进努力外,处理器主频、系统前端总线等硬件性能的大幅提升也是原因所在。现在计算机的整体速度已经够快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并不希望牺牲系统稳定性来换取速度狂飙,连追求极限的玩家和发烧友,也开始把稳定的系统和良好的质量保证放在重要位置。精明的Intel早早看到了这一点,在其主板上可能没有许多华而不实的附加功能,但在做工和稳定性方面却无可挑剔。
一年来,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主板品牌消失了,所宣扬的亮点并没有给用户留下太多的印象,而Intel主板,现在被人提及的时候,至少两点会听到——那就是做工精细和三年全球联保。不得不承认,实力厂商的眼界更高远一些,朴实无华之处恰能彰显成熟和自信。
抢占先机
这是其他主板厂商最无奈的现实了。Intel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永无止境的技术追求,成就了今天的霸业。Intel主板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占得技术上几乎所有先机,从主板芯片组、处理器到前端总线、系统架构,处处近水楼台。
2004年第一季度,90nm 的Prescott核心处理器上市不久,市场统计数据表明,Intel主板销量立即再创新高。第二季度末期,Prescott核心的P4和赛扬D都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在与AMD的Athlon xp争夺中高端市场中占据了上风,这直接拉动了Intel芯片组主板的需求,许多Intel芯片组主板制造商乐不可支的同时,最开心的恐怕是Intel主板了。毕竟自家的技术,肯定是自己的产品先支持,天时地利在Intel主板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更明显的表现是在第一季度。3月份的CeBIT 2004展上,Inteli915、i925X系列芯片组全部亮相,新的芯片组支持DDR2内存和PCI Express等新技术,使内存带宽提高到8.5GB/S,图形接口速度实现最大8GB/秒,业界为之震撼。Intel 925X/915系列芯片组问世不久,Intel马上就推出了其号称的“主板系列新王者”——i915/i925系列原装主板。i915、i925主板采用新一代的LGA775处理器接口(Socket T),支持Prescott处理器,支持800FSB、HT、SEE3等技术。在与几大品牌的竞争中,Intel主板由于从芯片组上得到支持,又一次提前站上了起跑线。
Intel不会停止技术革新的脚步,处理器、芯片组及主板架构的每一次变革,都将会给Intel主板以发展契机。充分利用技术的领先优势,是Intel主板必打的一张好牌。
培养渠道
如果从市场上鲜见Intel主板的促销和广告,就推断Intel主板在国内的渠道支持尚未成熟,那就错了。多年来培育的处理器渠道,在Intel主板的推广中会发挥了不容忽视作用。5年前,Intel开始实施它的“卓越经销商计划” 。据Intel公布的资料,该计划已经在全球为英特尔培养了1400余位首选提供商,在中国市场的这部分伙伴的成长以及对二、三级城市的渗透,已经让Intel获益匪浅。目前通过经销渠道销售的处理器数量已经超过其总销售量的1/3以上。
北京一家主板经销商坦言,与国内某些品牌相比,Intel在渠道管理上确有过人之处,在肯定渠道商价值的同时,对双赢理念的理解也比较深刻。Intel为其主板销售投入了专门的支持基金,每年有两次大规模的渠道培训会,针对Intel的新产品、技术及市场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并对渠道合作伙伴自设业务的发展和市场拓展提供大力支持。
拥有通畅的渠道,用户的需要能及时反馈到Intel,售后服务也能更好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销售环境后,好的产品就不愁无法打开市场了。可以肯定,完善的渠道在Intel主板的崛起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反过来,Intel主板近年来良好的市场表现,也极大的鼓舞了Intel经销商的信心。所以,市面上Intel特色鲜明的蓝色包装处处可见,商家乐意向客户推荐原装主板,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2004的下半年,Intel显然不会满足于市场第四的地位。而主板市场形势对Intel明显有利:赛扬D的畅销已经对AMD的Athlon xp和低端Duron形成了压力,而AMD的新品Sempron还未成气候,低端处理器市场的良好形势,将为继续带动Intel主板的高增长;而在面临架构变革的高端P4平台上,Intel i915/i925系列原装主板已经抢先上市,成为下半年高端主板事实上的参照标准。
但Intel主板想要杀入三甲,也并非轻而易举。目前,其他三大品牌拥有共同的优势,那就是技术过硬、有大批忠诚的用户。最关键的,他们都有其他芯片组和支持AMD处理器的系列主板,而Intel主板短期内是不可能兼容死对头AMD的处理器的。Intel是否会继续乘势扩张?华硕、微星和技嘉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容忍Intel后来居上,他们在中高端主板市场上又有何动作?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