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一张小小的塑料圆盘,其直径不过12厘米(5英寸),重量不过20克,而存储容量却高达百兆,甚至更大,完全满足了用户数据移动的需求,并以数据存储安全可靠、交换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之中。
光盘的发明和使用是继割木记事、竹简记书、纸张发明、活字印刷以来,人类有关记载、记录、保存各种信息的历史又得以飞跃发展的一步。作为光存储产品的发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全球光存储领域领导厂商SONY,其高品质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已成为“最好的光存储产品”的代名词。就好像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品牌芸芸,但是我们仍然对最早开创了这一领域的先驱如福特、奔驰等厂商青睐有加,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个共识:即使在技术被广泛普及之后,技术的原创者仍然是品质的最佳保障。
存储时代新的里程碑
1980年3月,在人类记载信息的历程中产生了新的里程埤,国际巨头SONY推出了全球首张CD光盘,同年,SONY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CD播放机CDP-101,这一历史性的发明宣告了光盘时代的到来。到当年年底,一共有100多种CD唱片上市,CD成了数字音频唱片的事实标准。
随着CD光盘的快速普及及CD播放器的应用,仅仅过了四年时间,SONY这一伟大发明就成为了音响介质的主流,并一度超过了LP鼎盛时期的1亿张的销量。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卡拉听完CD版《命运》交响曲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干净纯净的音乐!”。由于CD的出现,音乐界获得了新生,获得了活力。另外,CD光盘以其高质量的音质赢得了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并快速风靡全球。
正是由于SONY研发时的卓越远见,CD数字音乐激光唱片所采用的存储原理与计算机完全相同,IT行业的用户发现可以简单地用数据文件来取代CD唱片中的音乐,从而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容量移动存储介质,这一发现使CD逐渐发展成为新型数据存储标准。
此后,SONY将因CD研制而大放光彩的数字技术用于研发更为高端的光盘技术。1985年Sony发布了记录计算机数据的CD-ROM标准,允许CD-ROM中具有可以被消费电子产品轻松播放的视频、音乐、互动等节目。因为CD基本上是当时惟一一种可以同时被家电和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介质,所以人们希望通过扩展CD的标准形成AV到IT的桥梁。作为CD技术的延伸,CD-ROM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音视频冲击,消费者可轻松在家中的电脑、播放器中欣赏各种视频文件。
赋予光盘更深内涵
在CD/CD-ROM光盘诞生之前,人们对于数据移动、交换基本上都是通过软盘来完成,但是随着新存储产品CD/CD-ROM光盘的出现,人们对于该产品有了新认识,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CD/CD-ROM是只读式光盘,因此用户自己无法利用CD/CD-ROM对数据进行备份和交换,能否在实现数据安全存储的同时,实现数据的交换成为了当时用户关注的焦点。
1988年飞利浦发表CD-R可记录光盘标准后,凭借在光盘技术领域的实力和对前沿技术的前瞻性眼光,SONY在1990年11月发布了橘皮书,制定了一次写入式光盘的规格,并相继推出MO磁光盘、CD-RW格式可刻录光盘的国际统一标准,在可读式光盘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赋予了光盘更深的内涵——可刻录,可反复擦写的功能。而MO磁光盘作为SONY主打的光存储产品,在广告、电信、医疗、海关等对数据有较高需求的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其市场占有率一直据高不下,足以证明SONY MO磁光盘在专业存储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效应。
可由用户自行刻录的光盘的出现,意味着在存储中用户终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存储介质的使用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尤其是CD-RW格式这种可反复擦写的产品,对于用户降低存储成本非常有利。目前,全球MO磁光盘、CD-R 、CD-RW三种格式可刻录光盘的销量达到了上百亿张。如此快的普及速度与SONY在光存储介质的创新与标准的推出是息息相关的。
海量存储成为现实
人类的欲望是永无止尽的,需求也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但也正因为有了这永恒的动力,技术的更新才显得日新月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杂志、电影、电视频道的数量呈惊人的速度增长,而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无线通讯、数码消费品的普及更让信息无处不在、触手可及。当我们对海量信息和数字化存储习以为常,甚至有所依赖之后,现在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更小的物理空间内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来存储更多的信息。
在这一需求下,作为光存储领域的领导厂商,SONY推出了容量高达4.7GB容量的单面单层DVD光盘,随后SONY又推出了8.5GB更大容量单层双面DVD光盘。如今各种高品质,大容量的大片和视频文件均采用DVD光盘,并为消费者带来了高清晰的画质、高保真的音质和高度的数据互动性。
随着DVD光盘应用需求不断增涨,各种格式的DVD盘片相继出现,但SONY作为光存储技术厂商力求把所有DVD格式进行统一,制定出统一标准,并推出兼容各种格式盘片的驱动器,为DVD的普及及应用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在DVD格式尚未形成全球统一之前,,SONY除了积极研发具领导意义的新一代光盘格式外,就已推出了两种格式的DVD+和DVD-光盘,以满足当前的客户需要。
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和高清晰度播出时代的到来,DVD的容量也开始捉襟见肘。于是发展下一代更高容量的光盘成了几乎所有家电和IT厂家的目标。2002年2月SONY推出了Blu-ray Disc(简称BD,蓝光光盘)技术标准。2003年4月10日,世界首款蓝光光盘录像机Sony BDZ-S77在日本上市。
SONY每一次在光存储格式上的突破,均为光存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为长期以来在光存储领域占据技术与市场领导地位的国际性厂商,SONY一直不断为中国用户带来新的惊喜,相信在SONY一贯对优异品质、精良设计、贴心服务的不断追求下,SONY光学媒体所代表的极佳兼容性和可靠性会逐步深入到中国用户的心目中以及实际应用中。而在光存储领域高端技术为核心的的今天,SONY将指引光存储市场发展的方向。
编后语:敬请关注光学媒体产品及技术系列之二:CD-R的刻录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