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联通痛苦挣扎,移动春风得意
中国移动前两年的辉煌导致了人们都忽略了还有一个联通的存在,特别是在短信业务开通以后,移动旗下的136、137、139号码均可以互发短信,而与联通的130、131号码却不能实现短信交流。尽管那时,联通还曾在市场以各种方式挣扎,比如联通号码之间互发短信优惠,130、131的选号费低等措施,但这些都没能取得好的结果。笔者也曾拥有一个130的号码,虽然号码很有特色(简单好记),但是由于不能与很多拥有移动号码的朋友互发短信而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只有“忍痛割爱”换了一个比较蹩脚难记的136号码。可见短信业务给联通带来的是大批量的用户流失。
鉴于在传统通信网络市场中已经注定打不过移动,中国联通集所有精英和大笔投资把赌注押在,在北美已成主流的CDMA网上。预计在2001年末登场的CDMA网络在众人的关注中踉踉跄跄的上市了,在大肆宣传了一番后,这些被冠以“绿色环保”的手机也没能拯救联通。首先,CDMA手机的价钱高昂,普遍高出普通手机上千元;其次,CDMA手机样式少,支持厂商有限;第三,CDMA对于消费者是新鲜事物,技术上的普及率不高,很多消费者不了解。另外,很多联通人都觉得CDMA推出时间太紧张,有些技术问题还没有排除。
今天:CDMA大火,联通预翻身,移动忙招架
眼看CDMA在中国市场上不温不火,本来预借此技术盈利的中国联通在痛苦中反思着。终于一个惊人决定诞生:手机补贴!就是和CDMA手机厂商那里先购置CDMA手机,然后把它们以类似租借的形式发放给用户,只要每个月能够给联通付一定金额的电话费,过一定年份这部手机就可以归自己所有。其实这样的策略在国外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对于中国市场还是头一回。于是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战的烘托下,手机补贴措施深入人心,一下子成了新闻热点。尽管由于手机补贴措施实施不到一年,联通已经亏损了上十亿人民币,但是CDMA手机已经从贵族降为平民,整个联通CDMA用户数突破400万,前9个月CDMA用户的ARPU值每月每户平均消费增至148.4元。从ARPU扣除了手机捆绑计划的基本月费,CDMA客户额外通话时间仍达100分钟。这反映了虽然联通目前还因手机补贴而亏损,但是它们从移动手中争取的CDMA用户已主要是中高端用户。观察人士指,自8月底以来特别是9、10月,中国移动的中高端用户离网率明显升高。很多移动用户,虽然未脱离移动的网络,但同时也入了CDMA网,手持两部手机,更有甚者,为了花掉CDMA的预存话费,将移动的GSM手机无条件呼叫转移至联通的CDMA上。而这部分用户一脚踏两船的行为对移动无疑是一大威胁。虽然在快速成长中的CDMA网络技术和服务还有待提高,但是有了许多手机厂商以及政策的支持,这次联通的翻身只是时间问题。
联通的突然反击使久居峰顶的移动有些措手不及,一方面他们并不承认联通抢走了原来属于移动的高端用户,另一方面,他们加快了彩信(MMS)业务开通的步伐,试图再现短信业务开通时的辉煌。但是,许久没有感受到危机的中国移动能否抵挡得住这次CDMA的冲击?
明天:CDMA有待完善,移动将感受竞争压力
CDMA网络在这次高速成长中暴露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是制约联通CDMA业务发展的关键,要想留住用户就必须在服务和技术上提高。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是联通未来一段时间要集中解决的。
移动方面,彩信(MMS)业务不像短信业务,所以也很难再借彩信得到大幅度业务增加。当时的短信业务以0.15元/条推出,而电话费为0.6元/分钟,另外基本当时市场上的手机均能支持短信功能,所谓物美价廉,所以业务一经推出就受到追捧。但是现在彩信业务定价太高,应用率不高,支持的手机也有限,这样的状况有些类似当初的CDMA,所以彩信业务很难短时间见效。不过移动以前已经拥有了自己固定的用户群,这是最宝贵的资源,尽管有一部分流失,但是GSM网络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最熟悉的。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移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开辟新的市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