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带“+”号的手机越来越多,如“N6210”和“N6210+”等,它们与不带“+”号的手机有什么区别?消费者不明白带与不带“+”号手机的区别,但普遍认为带“+”号的要″高级一些″。
就此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一些手机生产厂家。在一家手机生产厂商提供的服务热线中,工作人员解释说,他们生产的手机带“+”号和不带“+”号在外形、功能、配件上完全相同,在使用上也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入网许可证号段不同而已。另一家公司负责人的说法却是:“我们生产的手机带‘+’号和不带‘+’号的外形一样,但软件上是有区别的,它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了新功能,是对旧版本的升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手机带“+”号是因为软件在出厂时存在问题,如死机、自动关机、出现错误显示等。这些问题由使用者反馈给厂商后,厂商会组织专门人员对软件进行修改,以弥补这些缺陷。按道理,手机生产厂商应该主动把先出厂的手机软件问题公告给消费者,然后免费为消费者升级这些软件。然而在现实操作中,这些生产厂商没有这么做,而是随便在老型号的后面加上“+”号,给原软件“打补丁”,让消费者以为是一个新机型。
信息产业部质量监督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带‘+’号的手机增加了一些新功能,而且在信息产业部重新办理了入网许可证,就说明该款手机是按新出产的手机新品来推广的。但是,如果功能上没有新的增加,只是给原手机软件“打补丁”,那么加一个“+”号不仅是对老用户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新用户的一种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