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监控器材的狂销热潮已经"席卷"了全国各地,尤其在璩美凤被偷拍事件之后,销售监控器材的商家们忙得不亦乐乎,小到毫米的针孔摄象机,大到类似银行的监控系统,几百到近万元的监控器材都被推上了电子市场,明码标价地进行售卖。
在中关村的电子城内也是如此,几乎每个电子城都有几家到十几家的监控器材售卖柜台,而且各个都是货品齐全,技术参数完备,所售货品还有保修和售后服务,几乎已经溶入了正常的市场竞争之列,但仍有一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关注。
售卖、安装监控器材是否合法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说,监听和监视设备的生产和安装要经过公安部门批准,销售者要到公安机关备案,个人不能随意安装,但目前实际上对这类器材的买卖并没有严格的管理办法。正是因为没有适当的管理方法,销售者可以随意进、卖监控器材,而任何消费者可以不被问知购买原因和用途进行购买活动,不需要任何凭证,也不用登记身份。而且大多数监控装置安装简单,不需专人即可自行安装。如此没有任何限制和制约,由监控器材引发的混乱必然不可避免。日前广东公安机关将联合工商等有关部门对技防产品市场进行清理整顿,针孔摄像机、微型窃听器将不得随便出售,并做出了相关的处罚条例。但在其他地方,仍没有类似的文件出台。
监控器材种类繁多,价格各异,购买人等对号入座
目前"主流"的监控器材是一种低价位(200元左右),小体积(1~2厘米见方),拍摄质量与距离(8~15米)都不错的微型监控器,有些还可以记录声音。这类监控器大多是以个人名义购买,一般用做家庭保安、防暴、防盗窃用。但也有一些年轻人和学生来购买,据说大多是处于好奇心买来玩,到底用来做什么以后再说,毕竟200元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价格,但这种不定性的使用用途不能不使人有些担忧。而另外一种热卖中的针孔摄相头更是令人不安,这种摄相头大多来自日本、韩国,体积更小,分辨率高、成像特别清晰,而且有些还具备夜视、无线功能,拍摄距离可达30至40米,可价格也不菲,在千元以上。购买这类摄相头的人都不会透露其购买目的,但可想而知是用来偷拍和监视用……还有一些特别的监视器材,如一种可安置在水杯盖中的超小型监视器,无疑是用做偷拍的最佳工具,价格近万元,不知何种人做何种用途会需要如此的监视器材……这些也不能不发人深思。
与以往用摄相头做案相比较,监控器材用途看忧
近年来,随着针孔摄相技术的发展及其价格的不断降低,利用针孔摄相做案的越来越多。早在1999年,广州市公安局就侦破过一起利用针孔摄像器在取款机上偷拍密码盗钱案件。而在台北更有"针孔"色狼在运动鞋的鞋尖装上针孔摄影机,偷拍表演模特儿和参观民众裙底春光。而近年来类似璩美凤事件,利用针孔摄像机制作色情制品的事件也屡屡发生。虽然针孔摄相头也有类似防盗窃等的方便、安全的用途,但相比较下,针孔犯罪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巨大危害实在不容忽视。
日前,广东省人大、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宣布:从8月1日起,针孔摄像机、微型窃听器不得随便出售。而其他地区仍没有做出任何有关限制监控器材销售的文件,针孔摄象机等监视器材仍然在"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