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去中关村买电脑配件,不是直奔海龙,就是在太平洋2、3层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里的元老级电子市场-中海。今天发现中海门口热闹也漂亮了许多,过去一看才得知,这里在举办中海电子市场四周年的庆典活动。
所谓的庆典活动并不是很多,店内悬挂着一些小条幅,门口贴着一些中海成立、辉煌时的照片,门外面摆了些花束,做了一些装饰,几位领导负责人在门前讲了一些关于中海的过去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些就是庆典的全部了,来观看的人很少,店里的人也很少,总有些凄凉、疏落的感觉……
回想中海自98年暑假开业后,便借着其地理位置和较全面的市场环境扶摇直上,尤其在99年,中关村进行街面整顿和拆迁活动,沿街的中小店面都已不复存在了,甚至中关村几个大的电子市场如"科苑电子市场"、"配套电子市场"也难逃此劫,均被拆掉。此时的中海简直火暴异常,原先空的柜台也被一抢而空了,而商品种类上从耗材到整机、配件到外设一应俱全,甚至连服务器专用的大型机柜都有。真的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但后来,在海龙、太平洋等巨型电子城的强烈冲击下,中海渐渐有些支撑不住,加上政府多次提出拆迁中海的议案,虽然中海在这些压力下毅然不倒,但它的商家和客户数量都已大不如从前,4年之内,其柜台招租金额下降了32个百分点,却仍不断有柜台从中海内撤出……为避免与海龙、太平洋的正面交锋,中海里的商品逐步向耗材上转变,以至现在的村里人说起买墨盒什么的才会提到中海……
中海如此局面,仅仅是因为大型电子城的冲击和政府压力所造成的吗?其实不用多说,比较一下中海与海龙、太平洋就可得出结果。
首先,中海的建筑仅有一层,这是客观条件…但它平面占地很大,如此大的占地却从来没有好好规划,卖各类商品的柜台毫无规律地挤在一起,客户想找自己需要的配件一定要依S型走上几个来回才能看全所有相关柜台……其次,中海从未对其门口的街面做什么整顿,以至那里变成D版商贩的聚集地和旧车市场……还有,它虽然地处中关村交通要道,但也正因地理原因,无法设置停车场所,交通十分不便利;每到节假日,同时也是销售旺季,不知什么原因,中海总是休假停业时间最久的……类似的原因还有很多,造成了中海如今萧条的景象……
在老村里人的心中,中海市场仍占有一席之地,即使里边很难找到自己需求的商品,也会习惯性地去中海逛一圈……但中海不可能永远只靠这些老客户们的帮助,如此下去终会有一天被市场淘汰。希望中海市场能对现状做一些改变措施,因为和所有老中关村人一样,我也希望能再看见当年那个火火的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