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闹腾了近两个月的飞利浦封杀中国DVD事件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结果:交钱放行。随后,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六大DVD技术开发商,又向国内100多家DVD生产企业发出最后通函,向每台零售价在90美元左右的国产DVD收取20美元的专利费。
不少行家认为,“DVD风波”事件值得重视,它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一次实实在在的“狼来了”,是我们常说“机遇与挑战同在”的一次“挑战”。到底“羊”跟“狼”该怎么周旋?“羊”能不能成为“狼”?这也许是比“DVD风波”事件本身更值得人们思索的焦点。
出口DVD突遭扣关 飞利浦索要专利费
1月9日,深圳普迪公司运往英国的3864台DVD,被飞利浦通过当地海关扣押了。
2月21日,惠州德赛视听科技出口到德国的3900台DVD播放机,也被当地海关扣关。
飞利浦解释此事说:早在1999年6月,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六大技术开发商就结成联盟,称拥有DVD核心技术的专利所有权,世界上所有生产DVD专利产品的厂商,必须购买专利许可才能从事生产。凡将DVD播放机、光碟机、光碟片进口到欧盟国家的公司,应于下订单之前,先行确认这些产品是由合法授权的制造商生产并已缴纳专利费。中国DVD没有获得知识产权认证,依据欧洲议会相关法案,它代表结盟的其它技术开发商联合欧盟国家海关,对所有中国未经授权认证出口到欧盟国家的DVD进行扣关。
醉翁之意不在“费” 只因“绵羊”压住“狼”
其实,关于这一问题,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代表国内DVD企业与技术开发商已经谈判了一年多,对方要价太高是谈判未果的主要障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视听产品分会秘书长陈祥说,按照飞利浦等国外厂家的要求,国内DVD厂家每生产1台DVD,至少需向洋巨头缴纳专利费100元-200元人民币,这么高的费用对于本就利薄的国内家电企业而言,显然难以承受。
有关人士认为,“DVD风波”醉翁之意不在“费”,而是在庞大的全球市场。据统计,去年DVD全球消费需求为3000万台左右,而中国仅去年上半年就出口激光视盘机1217万台,金额6.8亿美元。中国DVD播放机目前在美国市场零售价约为80美元,而国外厂商的同类产品价格则为200美元。“绵羊”压住“狼”,自然令国外电子厂商感到担忧。于是自然扬起了符合WTO规则的专利技术、知识产权这一“杀手锏”,以期把中国DVD挤出全球市场。
危机杀机接踵来 自主自立有生机
中国DVD能不能守住市场?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考验。而接踵而来的还有新考验:2月20日,日本、韩国、美国、荷兰、法国的9家国际主流电子巨头联合宣布,将推出一种名为“蓝色光盘”的新一代光盘。它和普通光盘(CD)和数码光盘(DVD)直径一样,但使用蓝色激光束刻录数据而非目前通用的红色激光束,其收录的数据是目前数码光盘容量的5倍,可以记录13个小时的普通电视节目。“蓝光”一旦抢占换代产品制高点,必将引发DVD市场大洗牌,全面打压国内DVD市场发展空间。国内DVD产业在浮华的表象后,面临重重危难。
陈祥认为,“DVD风波”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它给中国DVD行业和生产企业再次敲响了警钟:自主研发DVD核心技术,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永远都要受制于人,当人家的“打工仔”。此外,中国加入WTO以后,熟悉各国法律和国际规则已迫在眉睫,政府和相关行业亟待对企业进行国际法方面的培训。
不过,封杀之中的中国企业也应看到冲出重围新机遇。就在九大电子厂商宣布现有DVD面临被淘汰命运的当日,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美商中经合集团和美国DivXNetworks公司组成的团队飞抵中国,带来该公司拥有的“影像MP3”编码译码软硬件解决方案,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发展下一代的DVD技术,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
市场就是这样无情,当你抢到某一市场时,会痛遭封杀;市场也是这样“有情”,常常让人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关键的,还是在我们自己。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