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中国留学生,现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硕士学位。在国际语言学界,有两个最著名的专业网站,一个叫做“夏季语言学院”,一个叫做“语言博物馆”,前者专门提供世界上各种语言的简介,后者则专门提供这些语言的样本,不论是十四亿人讲的汉语,还是只有几个人讲的美洲印地安部落语言,甚至是已经灭绝的语言,都可以在这两个网站找到简介与样本。国外的许多语言学机构(包括我所在的学校),都将这两个网站的内容复制下来,用于科研、教学目的。
最近,我偶然安装了一个小软件,它能够查询任何一个网站的注册信息,例如所在地、负责人等,出于好奇,我想看看这两个网站分别在什么地方。“夏季语言学院”在美国的达拉斯,我并不奇怪,但是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语言博物馆”竟然在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具体说就是在北京的Fengtai区Xiluoyuan(我对北京不熟悉,不知道哪几个汉字怎样写)。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的同学和教授,他们也都大吃一惊,不少人表示怀疑,他们大概认为中国不可能有这样的网站。后来我们请学校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用专门方法再查询了一次,结果证实这个网站确实在北京,至此大家心服口服。老实讲,当时我的心情别提多痛快了,我只想哈哈大笑。
我想我应当将这个消息告诉我在国内的同行,同时也应当告诉北京的市民,这就是我给贵报投稿的原因。“语言博物馆”的网址是http://www.language-museum.com,唯一的缺点是速度较慢。(陈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