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新闻中心 > 厂商动态 > 中国眼镜行业:创品牌才有出路

中国眼镜行业:创品牌才有出路


CNET中国·ZOL 【无】 2007年09月27日 12:13 评论

    日前,江苏省丹阳市眼镜商会会长、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汤龙保带领了18名企业家来到广东,与广东眼镜企业家们一起探讨了中国眼镜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出路。

    外国品牌中国制造

    近年来,中国眼镜制造业在技术、工艺、制造水平上的提升,加之制造业本身成本的低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代理商到中国来寻求货源和生产商。于是出现了中国眼镜厂商为国际品牌商“打工”(贴牌生产,中国人只销3—5美元给外国人,他们转手就以80欧元以上出售)的现象。以深圳为例,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的眼镜产品95%出口世界各地,而且占有欧洲市场70%的份额,横岗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眼镜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但在深圳的眼镜零售店中很难看到深圳的品牌,几乎都是国外名牌及少量内地名牌。

    某欧洲知名材料厂商销售人员曾对一位业内人士说:“这些年,欧洲人都知道,只要到中国拿眼镜去卖的,就会发大财。”一句玩笑却也道出了中国眼镜制造业“为他人作嫁妆”的尴尬与无奈。

    广东经验值得提倡

    广东省眼镜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临近港澳地区的地理优势,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有来自香港、台湾、日本等国家在广东设厂,陆续结合一大批民营眼镜工厂发展成熟的眼镜工业,零配件、设备、材料等配套齐全,形成一个相当成熟的生产基地。广东的眼镜生产模式以香港为标准,从零部件、材料到工艺上要求很严格,产品定位在中、高档次,许多厂家都在为欧洲知名品牌贴牌生产。广东眼镜工业的发展,也为社会带来一种行业的凝聚力。当今世界的眼镜业中国出口数量是名列世界第一,而出口金额广东占中国的50%左右,代理、生产、加工的世界名牌,广东占据了大部分。

    改变观念加强品牌意识

    在与广东的眼镜厂商交流之后,丹阳市眼镜商会会长汤龙保认为,近年来,丹阳市培养了一大批眼镜业精英,同时也造成了一大批百万、千万富翁。眼镜业对整个丹阳地区的经济地位和提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丹阳眼镜业不管是出口还是内销市场都属于中低档产品,许多欧洲人认为,温州的眼镜1美元、丹阳的是2美元,而广东的就是在3.5美元以上,达不到欧洲人的要求,这就显现出丹阳眼镜工业的薄弱。如果眼镜行业的企业家们还不改变观念,加强品牌意识,最终会被淘汰。

    广东省工商联眼镜商会会长莫广松认为,要提升眼镜业竞争力,归根到底要有企业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与世界大品牌竞争,与市场竞争,或者说,我们应该朝着创造世界大品牌的方向努力。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智能穿戴  汽车科技  三菱空调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