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 > AMD收购ATI/英特尔推酷睿2 一周新闻回顾

AMD收购ATI/英特尔推酷睿2 一周新闻回顾


作者:中关村在线 snail 【原创】 2006年07月30日 06:20 评论
回到顶部阅读

尘埃落定 AMD 54亿美元收购ATI

  本周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经过沸沸扬扬的传闻之后,AMDATI的收购案正式尘埃落定,AMD正式以54亿美元正式收购ATI,成为一家涵盖CPU、GPU、芯片组和消费电子的综合芯片企业;二是在7月27日,英特尔在中国上海正式发布了酷睿2双核处理器,这标志着英特尔新一代架构CPU正式全面上线。下面我们来逐一了解一下: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24日4:30 AMD最终宣布了其对ATi的收购。此次收购交易总额高达54亿美元,AMD将以42亿美元现金加5700万AMD普通股的形式收购ATi的全部普通股票,摩根斯坦利为AMD提供了25亿美金的贷款以完成此次交易。此举也表明了华尔街对于AMD-ATI的信心。AMD与ATi的合并已经得到了两家公司董事会的“一致批准”,不过还需要通过ATi股东的批准。预计收购交易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最终完成。交易依据2006年7月21日股价:AMD普通股当日收于18.26美元,ATi则收于16.40美元。



AMD收购ATI/英特尔推酷睿2 一周新闻回顾

AMD CEO Hector Ruiz和ATi CEO Dave Orton共同确认了此次收购

    AMD CEO Hector Ruiz和ATi CEO Dave Orton共同在纽约对媒体确认了此次收购。Hector Ruiz表示:“两家伟大的公司走到了一起,这将使我们完成之前单打独斗所不能完成的伟大成就,联手之后(AMD-ATI)将作为技术领先者和首选合作伙伴彻底改变整个产业。我们相信AMD和ATi将推动整个产业的不断前进,给我们的客户带来最佳选择。”Dave Orton表示:“ATi的全部产品线都将因为两家公司的牵手而获益。加入AMD能让我们在PC平台上获得更多的成就,我们将会在各个业务上加大投资并取得领先地位。”

    合并之后ATI CEO Dave Orton将加入AMD,就职ATi业务部门执行副总裁,近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整合AMD和ATI的业务并向AMD的CEO Hector Ruiz和AMD总裁兼COO Dirk Meyer负责。合并后的AMD-ATi将拥有14900名员工,年销售额将会达到73亿美元。新公司计划裁减百余名员工以降低运营成本,新公司将在2007年之前至少降低7500万美元的运营成本。

回到顶部阅读

AMD收购ATI:NVIDIA首次发表正式声明

  AMDATI合并之后,AMD成为一家业务涵盖CPU、GPU、芯片组以及消费电子的多元芯片企业。

  消息传出之后,作为AMD的合作伙伴、ATI的竞争对手、全球最大的显卡供应商,NVIDIA发表了对这一事件的态度。



AMD收购ATI:NVIDIA首次发表正式声明

NVIDIA标志

  NVIDIA亚太区渠道主管Paul Lui近日就这一事件向AIC合作伙伴和分销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Paul Lui表示:“AMD收购ATI对我们的影响是积极的,现在NVIDIA成了世界上唯一支持英特尔和AMD处理器的芯片组和GPU厂商。未来我们将继续执行现有策略,研发更具创新性的GPU和平台技术、将GPU应用延伸到从PC~服务器手机等更多领域。”

回到顶部阅读

英特尔闪电结盟NV 全球推SLI扣肉主机

        继AMD宣布正式收购ATI之后,英特尔迅速做出决定中止了与ATI公司未来的商业往来,同时在27日酷睿2处理器发布会上,也取消了原本在参展之列的搭配ATI产品的平台。与此同时,正如业界所猜测的一样,放弃了ATI公司的英特尔现在已经与NVIDIA建立起坚实的联盟,NVIDIA SLI™技术也顺理成章地被选为英特尔推荐的全球PC制造商配套INTEL CORE™ 2 DUO处理器首发机型。



英特尔闪电结盟NV 全球推SLI扣肉主机

北京时间7月27日下午15点 英特尔在上海抢先发布酷睿2处理器
英特尔闪电结盟NV 全球推SLI扣肉主机

发布现场盛况

       以下是源引自NVIDIA官方新闻稿的新闻:

         NVIDIA公司今天宣布,全球众多领先系统制造商在推出发烧级游戏Intel Core 2 Duo系统时,均不约而同地选定了NVIDAI SLI技术。实际运行证明,在Intel Core 2 Duo处理器搭配一块NVIDIA nForce4 SLI X16NVIDIA nForce 590 SLI570 SLI主板1个、2个甚至4GeForce®图形处理器(GPU)时,无论从系统水平还是从游戏性能上看,这个组合方案都是无以伦比的。这一组合早早就得到《Maximum PC》杂志等领先技术刊物的追捧,这家杂志在其2006年梦幻机型封面报道中,选择了基于NVIDIA nForce 590 SLI技术的Intel Core 2 Duo处理器兼容主板和双GeForce 7900 GTX GPU的组合方案。

英特尔闪电结盟NV 全球推SLI扣肉主机

NVIDIA官方网站上已经正式登出SLI与英特尔Core2Duo处理器捆绑销售的宣传信息

         Hot HardwareMarco Chiappetta也对NVIDIA nForce4 SLI X16媒体和通信处理器(MCP)的性能赞不绝口,它使公司的所有产品战略都能够支持Intel Core 2 Duo处理器。Chiappetta写道:“这款采用 NVIDIA nForce4 SLI X16 MCP的华硕P5N32-SLI SE主板,在与CorsairTWIN2X2048-6400C3内存组件、一对GeForce 7900 GTX显卡、以及一个Core 2 Extreme X6800 处理器相结合后,创造了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最高基准得分!”

        NVIDIA SLI产品系统目前包括从电源单元到内存320多个部件,这套系统所达到的性能水平、良好的软件兼容性以及广泛的产品范围,都在不断推动世界领先的系统制造商采用NVIDIA SLI这项技术。而这些制造商都对把尖端的Intel Core 2系统推向市场感到兴奋。

    美国高性能台式机制造商Alenware’s Worldwide Product Group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Frank Azor表示:“在采用NVIDIA SLI技术的获奖系统产品方面,Alienware一直保有广泛的成功记录。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用NVIDA SLI技术来武装我们功能强大的新型Intel Core 2 Duo系统,包括Area-51 ALXArea-51 750。因为我们在性能方面的卓著声誉,客户只会期望我们提供最优秀的产品,而NVIDIA SLIIntel Core 2 Duo的组合帮助我们创造的系统确实满足了客户的高期望值。”

    目前,提供基于NVIDIA SLI技术的Intel Core 2 Duo系统的全球系统制造商包括:ABSAlienwareAlternateAmax/AjumpAtelcoCarriCasperCyberPowerEverestEveshamFalcon NorthwestFDCHCL InfosystemsHyricaniBuyPowerInfinityKompleteKraftwayLeviMaingearMeshMonarchNextNTTParadigitPC ClubPolywellQuiet PCSahara ComputersScanSHGStarmasterSystemaxTaroxTopnotchVelocity MicroVicious PCVigor GamingVobisVoodoo PC等。

回到顶部阅读

Core架构 英特尔正式发布酷睿2处理器

  2006年7月27日下午15时,备受期待的英特尔酷睿2处理器全球同步发布。作为国内知名IT媒体,ZOL已受邀参加英特尔在上海世纪公园举办的酷睿2处理器发布会,并已推出大型报道专题。



英特尔总部
英特尔logo

英特尔酷睿2处理器
英特尔酷睿2处理器

  随着CPU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以频率来衡量处理器性能水平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功耗效率、并行运算能力以及多媒体和游戏表现。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正是这一发展趋势下的产物,其独有的五大特性充分展现了酷睿微体系结构领先且节能的优势。

·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五大特性

  其一,宽位动态执行。和拓宽马路可疏通车流的道理一样,英特尔的这项创新技术使CPU的每一个内核可同时处理更多的指令,增大数据流量,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其二,智能控制功率。为降低系统功耗、优化电源使用,使产品能效比更高,酷睿2双核采用了65纳米工艺,在制程方面做出了优化。独特的功率门控技术可以通过精细的逻辑控制机能独立开关各运算单元,智能地打开当前需要运行的子系统,而保持其他部分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大幅降低处理器的功耗及发热。如此一来,PC将不再是个小火炉,而更“冷静”的系统亦可大幅提升处理器的耐用性。

  其三,共享二级缓存。如果每一个内核都有独立的二级缓存,那便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数据的延迟。酷睿2双核使两个核心共享一个二级缓存,大幅提升了二级缓存的数据命中率,减少了数据延迟,改进处理器的功效,提升了产品性能和能效比。

  其四,智能内存访问。缩短内存延迟、优化内存数据访问也可以提升系统性能。英特尔智能内存访问技术可亦预载入和读取数据,并保证运算结果不会出错。这自然提升了程序执行效率。

  其五,增强数字媒体。酷睿2双核处理器为超逼真游戏和高级数字媒体制作应用提供非凡的性能,并将带给消费者非同一般的数字体验。

回到顶部阅读

刘克丽:Core架构是芯片的第六次转折

  7月27日,英特尔将发布新一代Conroe架构的处理器,我们为此专访了CNET(中国)授权媒体总编刘克丽女士。



刘克丽:Core架构是芯片的第六次转折

CNet(中国)授权媒体总编刘克丽接受记者采访

    刘克丽女士,从事IT新闻工作21年,2000年3月至今担任CNet(中国)授权媒体总编。共发表4000多篇关于计算机方面专业性文章,被50多家海内外报刊、杂志、新闻单位采用,曾接受过IBM、DIGITAL、DEC、COMPAQ、HP、SUN、SGI、ACER等几乎所有著名IT公司邀请世界性展览及国内外新闻发布会,访问过这些公司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芬兰、新加坡、马来西亚、以色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总部和工厂。

    记者:您认为Core架购产品上市将对产业产生那些影响?

    刘克丽:我认为Conroe架购产品上市在OEM方面受到最大冲击的应该是服务器端,这样的处理器会对提高服务器的负载,受到最大冲击的应该是安腾级别的,甚至是IBM的服务器。而在市场方面最大的体现应该是代理商对非双核产品的甩货。

    记者:您能对Core架购产品做个评价吗?

    刘克丽:因为这个产品还没有真正发布,因此我不能对它做评价。但是,“Conroe的发布,标志着英特尔公司第六个时代的开始。”这是英特尔(中国)市场总监张诩对7月底英特尔在全球、在中国发布Conroe CPU芯片的评价。

    记者:如果酷睿是第六个时代,那能为我们讲讲前五个时代吗?

    刘克丽:不用说,1968年成立的英特尔公司1971年发布第一个4004CPU芯片,对于PC产业来说贡献了PC产业的第一颗种子。也就是说英特尔公司4004芯片的出生,完成了自己从无产品到有产品的第一次转折。这颗种子在10年之后,即1981年才变成了IBM PC机产品,也是世界上第一台PC的诞生日,英特尔和IBM公司完成了PC产品的从无到有的第一次转折。

    又过了10年后的199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286产品,推进PC产品产业进入了升级阶段。在这10年中,AST、康柏、戴尔等世界著名PC公司,在4004后续产品的不断产品化、产业化中相继(上述三大公司均出生于1982年)诞生,他们和IBM PC组成了前所未有的PC产业阵营。也就是说PC产业在前三次英特尔的转折中从无到有,从有进入了产品升级,从产品升级进入、组成了产业阵营阶段。

    当然,前三次转折中还有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不断推波助澜,使PC应用市场不断壮大。那就是比英特尔公司4004产品晚出生4年的微软公司,微软公司与IBM公司合作的DOS系统,对PC产业阵营形成起到了PC精神领袖的作用。

    1991年,英特尔公司不再用产品去实现自己的一统江湖的理想,而是采用了Intel Inside标识,造就了整个PC产业的同质化发生。这一时代正在是4004第一颗PC CPU芯片诞生20年后,世界上有了Intel Inside才使PC产业波澜壮阔。

    1993年,严谨而稳重的惠普一经受不起Intel Inside策略(在自己整机商标、广告加Intel Inside后缀,英特公司给报销75%)的引诱,加入了PC阵营产业、宣传战,也是在1993年,技术高傲的Digital公司因Intel Inside也不得不放下了技术至上的架子,投靠了PC阵营,到了1994年之后,欧洲老牌公司西门子、日本的电子八强NEC、东芝、SONY等都加入了PC阵营,不能不说Intel Inside策略起到了IT产业的政治扛杆作用,到了2000年之后当初英特尔CPU技术的“上级”(当时以技术论级)单位SGI、SUN、苹果等不可一世的工作站、图形霸王都纷纷缴械投奔Intel Inside。当然,自2000年之后,特别是2003年之后, AMD的64位、双核反击没有对应于英特尔公司1991年Intel Inside的策略,恐怕今后连英特尔公司自己都无法超越Intel Inside造就的整个PC产业成功和辉煌。

    记者:对于最近英特尔、AMD在Conroe发布前大幅度降价您有什么看法?

    刘克丽:英特尔的降价一方面是希望抢占到原有的市场占有率,恢复原利润水平,另一方面是想通过更新换代,作为成本的运作模式。而低价必然会形成标准化,标准化又必然产生同质化。而英特尔通过迅驰扩大了同质化的范围。

    2003年的迅驰策略,是英特尔公司的第五次转折,这次转折源自于1992年康柏公司发起的PC价格战,至今14年了,还未看到战火有熄灭的可能。

    为什么迅驰策略来自于11年前呢?由于1991年Intel Inside使英特尔—统江湖,从而产生的副做用是自己发动了PC产品的同质化战争,同质化必然引起价格战,也由于PC价格战的连续发生,不可能不波及到英特尔自身的利益。OEM厂商的降价,反过来对上游厂商英特尔CPU价格施加压力,而英特尔公司的股民又要利润分红,英特尔公司不得已又发动另一个CPU芯片的价值战来对付自己亲手发动的价格战!
在CPU芯片上增值!CPU芯片在价格战中还要长价?天无绝人之路,正在此时,无线局域网的兴起天赐良机给了英特尔公司,在CPU芯片上加无线局域网功能的设想,造就了一个Intel Inside策略在产品上延伸的机会,将无线局域网功能加在CPU上并起名叫迅驰!迅驰策略又成功了。但它成功也对产业有副作用,不仅使PC同质化加剧,而且扩大到局域联网功能的同质化。

    记者:那您认为Conroe这第六次转折是迅驰方法上的延续吗?

    刘克丽:如果说迅驰策略是和Intel Inside玩同样的把戏,英特尔在Conroe芯片上要改玩法了。的确,从1991年玩到2006年14年的商标战太乏味了,何况商标是一种精神,物质不灭,精神不死,几年不玩也不要紧。

    回到产品吧!Conroe对于英特尔来说,是一种的崭新的体系结构,而面对于整个IT半导体产业来说却太陈旧了,因为大型机、巨型机在10年前甚至15年前就用了SMP(对称多处理器技术产品即双核)和MMP(海量处理器技术产品即多核),也就是说英特尔公司将PC产前端产品同质化市场通吃之后,要动大型机、巨型机资源的心思了。

    正在这时,英特尔CPU半导体的工艺也采用了三维门技术,并在工艺上达到了65纳米,英特尔将大型机、超大型机的体系结构全转移到PC中简直就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顺水推舟。

    Conroe,就是这样要成就英特尔公司的第六次转折——前端pc向大型机、巨型机要技术资源。要让大型机、巨型机在资源平民化,要让传统的大型、巨型机从现在开始变成现代IT业的恐龙!

    事实上已经看到Conroe芯片的宽区动态招待,数字媒体,智能内存,智能功率等特性已经体现了许多大型机、巨型机,甚至超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特徽。

    给Conroe的体系结构增加了指令在执行时有立交桥、多车道、不限速车道、按需加油,GPS系统,而且价格趋势只可能比传统的芯片同样甚至便宜。

    记者:您刚刚谈到Conroe是英特尔的第六次转折,那请您预测一下在这第六次转折之后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好吗?

    刘克丽:英特尔公司的前5次转折对产业的影响和贡献是十几年、几十年之后我们才看到的,当然,现在评述对Conroe引起的第六次转折现在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有些为时过早。还有,这只是顺着英特尔公司自己的认识去回顾总结产业的6次转折,实际上,在非6次转折中还有许多连英特尔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转折,例如欢跃平台,虽然英特尔自己只认为它是迅驰战略向家电的延伸,但是对产业来说,是想把目前非同质化的家电产业引入同质化战争。

    又如,2000年英特尔公司开始的每年两次IDF大会,对产业来说,对英特尔同行、合作伙伴来说,不断地效仿,甚至形成威胁,有人不断地猜测英特尔借IDF涉足软件开发,是否要摆脱的微软的控制?
其实,英特尔公司近40年的历史中,英特尔有过操作系统的失败,工控机的出售、网卡业务的出售、目前还正在进行的手机业务的出售...哪一次不是对英特尔乃至整个业的转折呢?

    再说,在英特尔心中,有一个貌似小实而大的偶像--高通公司,靠卖专利获得高额利润。必竟,一条生产线所占有的40-5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今后还会不断地加大的流动资金,对于英特尔公司来说是个越来越大的压力。

    记者:您能在最后对英特尔的战略做一个总结吗?

    刘克丽:回顾这些不是为英特尔公司,更为了想为中国信产献芯和想和英特尔竞争的企业,你们有几个时代,你们有对应迅驰、欢跃甚至更15年前的Intel Inside战略吗?如果有,让产业、让用户分享,如果没有还不赶快想,否则是冒险。然而,对于英特公司来说,在超越未来之前、同时先超越5个时代,问问自己:Conroe芯片会再动乾坤吗?还有,当前端都已经具备巨型计算机的资源,后端的服务器该怎么办呢?

    编者按:

    35年来,处理器的新品发布数不胜数,而能成为历史转折点的又有几个?双核产品告诉我们频率不是提高性能的唯一标准;而平台化战略告诉我们现在不仅要玩速度,还得玩功能。而Conroe能不能成为新的跨越性转折?不仅要看产品,还得看价格。

回到顶部阅读

龙芯性能媲美奔腾4 量产可达千万片

  “我们国人自主研发的最新龙芯处理器己经达到奔腾4的水平。”记者在7月28日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分会学术报告会”上获得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对外宣布这一最新成果时,听众席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在主题为21世纪初期的计算机技术学术报告中向外界汇报了龙芯处理器研发的最新进度。他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处理器综合性能已经达到英特尔奔腾4的水平,完全可以满足主流运算需求。龙芯量产已在计划中,如果计划实施,龙芯的年产可超千万片。”

回到顶部阅读

显存频率2GHz Radeon X1950XTX现真身

   近日,一片Radeon X1950XTX的Sample样卡现身网上。至此,所有关于ATI顶级显卡Radeon X1950XTX的迷题都已经解开了。ATi Radeon X1950XTX的最终外观设计与之前流传的图片相比,主要是在颜色和散热器上有所改变,不过硕大的散热器看起来还是非常夸张。



显存频率2GHz Radeon X1950XTX现真身

之前流传的Radeon X1950XTX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显存频率2GHz Radeon X1950XTX现真身
Radeon X1950XTX Sample

    ATi Radeon X1950XTX核心R580+,编号215BAABKA31FG,PCB版本102-A91501-00,生产工艺90纳米,核心频率650MHz,核心规格与R580一致,均配备16条像素渲染流水线、48个像素渲染器、8个顶点着色引擎,但显存升级为GDDR4规格,容量512MB,频率2GHz。ATi Radeon X1950XTX将于8月第四周正式上市,售价约为399~499美元,市场定位是取代Radeon X1900XTX与NVIDIA的GeForce 7900GTX 512MB竞争。同样基于R580+核心的Radeon X1950 CrossFire Edition也将同时上市,规格上也与X1950XTX基本一致,PCB版本为102-A98801-00。

回到顶部阅读

320万蔡司认证双雄 诺N73/N93同时出货

  07月25日,芬兰巨人诺基亚表示:配备320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头,且获得了“卡尔·蔡司”光学认证的“S60双雄”——N73和N93已经开始正式出货。两款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诺基亚N93(资料 文章 价格 评论)同前辈N90一样,采用了“翻盖+旋影”的造型,且摄像头支持3倍光学变焦。而仅仅只是一款普通直板机的N73则没有光变能力,但反而却受到更多人关注。

  N73和N93都是诺基亚公司于北京时间2006年04月25日在中国香港和德国柏林两地同时召开的新品发布会中推出的今年第一批,同时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三批N-Series系列智能手机。前者预计的上市时间为今年第二季度,但现在看来已经“跳票”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后者则是按部就班地在原定的第三季度顺利开始出货。



AMD收购ATI/英特尔推酷睿2 一周新闻回顾


图为诺基亚N93

  对于我们中国的智能手机玩家来说,2006年毫无疑问将会是非常幸福的一年。诺基亚公司已经正式决定将“2.5G简化版”的N73及N93在大陆地区销售,喜欢它们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朋友,可以不必再去水货市场中苦苦寻觅了。根据诺基亚当初为这两款产品制定的价格来看,N73预计为400欧元,N93则是550欧元,分别约合人民币4000及5500元,但是否适用“2.5G简化版”目前还不得而知。

AMD收购ATI/英特尔推酷睿2 一周新闻回顾


图为诺基亚N73(资料 文章 价格 评论)

查看本文作者 snail 的其他文章>>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智能穿戴  汽车科技  三菱空调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