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华网】今年8月份,Flash正式从GooglePlay应用商店下架。此举不仅意味着Flash退出Android平台,也表明Adobe放弃了Flash在移动设备领域的竞争。如今,AdobeFlash已不复往日荣光,它与移动设备领域匆匆告别,只留给我们一个萧条的背影。
回忆往昔:Flash的兴衰之路
尽管Flash已英雄末路,但谁也无法抹去它曾经的辉煌。2011年有调查报告称,全球81%的网络视频由AdobeFlash技术支持播放,98%的计算机上都安装有AdobeFlashPlayer软件。移动平台上,FlashPlayer也一度广受欢迎,有三分之二的用户在GooglePlay中为Flash其打了最高分。
Flash脱胎于FutureWave公司的FutureSplash。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们为浏览器兼容问题大费周章时,Flash脱颖而出。它为网页和网络多媒体而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07年,Adobe表示,Flash已“迈过了一个里程碑”,并决定将Flash推向移动平台,为用户带来“与桌面一样的网络体验”。
Flash的“移动之旅”并非一路平坦。2010年,Adobe欲将Flash推向iOS平台时,却遭到苹果严厉义正言辞的拒绝。然而Adobe并不气馁,公司表示:“Adobe、谷歌和其他OpenScreenProject(开放屏幕项目)成员将齐心协力,尽可能的为移动用户提供完整的网络体验。”终于,在2010年6月,Adobe正式发布移动版FlashPlayer10.1,支持多个移动平台,并首次为移动用户带来完整的Web体验。
无奈好景不长。2011年11月,Adobe为Flash作出巨大改变,宣布停止为移动设备FlashPlayer的开发。重压之下,Adobe不得不承认:“Html5才是移动平台创造和开发内容最好的解决方法。”
2012年2月,Adobe对外宣布了该公司有关于Flash和AIR的未来计划,此时Linux用户已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虽然Flash曾获得Android用户的广泛好评,但它的Android之路也走到了尽头。2012年6月29日,Adobe宣布停止为Android4.1“糖豆”系统开发及测试FlashPlayer。8月15日开始,Adobe便通过GooglePlay应用商店来限制FlashPlayer的更新,最终从GooglePlayer下架。与移动平台正式告别。
痛定思痛:谁动了Flash的奶酪
Flash在移动平台昙花一现。Adobe因不能适应瞬息变化的移动平台,而导致移动版FlashPlayer全面消亡。AdobeFlash苍然离去,无数壮士为之扼腕叹息。但痛定思痛,究竟是谁动了Flash的奶酪?
1)苹果“封杀”了Flash?
2010年2月随着iPad的推出,苹果便在移动设备上判了Flash的死刑,转而支持新的网页格式。在苹果的带领下,谷歌和微软紧随其后:Chrome浏览器曾一度不支持Flash,而在微软Windows8中也限制了Flash技术。
接下来Adobe和苹果便陷入一场口水战,苹果炮轰Flash,Adobe则公开指责苹果“封杀”Flash。
2)HTML5取代了Flash?
谁会成为未来网页的新标准?苹果、谷歌和微软共同指向HTML5,连Adobe自己都推出了基于HTML5的开发工具“Edge”。
HTML5为开发者们搭建一个完整平台,不仅支持音频和视频,它还提供更多交互功能,以及多线程处理等全新特征。相对于Flash,HTML5更有利于开发和维护,在移动设备上也更高效、更节省电力。另外,开发者可以利用HTML5为多个平台开发完全兼容的产品,用户只要打开浏览器就能使用程序。
HTML5饱受到开发者追捧。从技术上看HTML5已经具备了取代Flash的能力,在3D图形的绘制上还可以做得更好。有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最受欢迎的100个网站中,有34%采用了HTML5。HTML5技术制作广告的大型广告商数量激增,HTML5点势不可挡。
虽然某种程度上苹果和HTML5推动了Flash的消亡,但并不是Flash退出移动平台的主要原因。
3)Flash自取灭亡
乔布斯在《Flash之我见》中就明确指出Flash存在的一系列缺陷:
首先Adobe是一套封闭系统存在“开放性”问题。第二,虽然网络上75%的视频是Flash格式,但是Adobe必须得承认,几乎所有Flash格式的视频都有其他更先进的格式:H.264。第三Flash还存在一系列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问题。Flash是2009年最差安全记录的创造者之一,也是Mac死机的头号祸根。第四,为了能够在播放视频,移动设备必须使用硬件解码视频。从而耗费太多的电能,对电池损耗极大。第五,Flash是为PC使用鼠标控制设计的,在触屏方面存在很多缺陷。许多Flash网站的操作依赖“Rollovers”(滑动),绝大多数Flash网站为了支持触摸设备都需要重新编写。
我们不得不佩服乔布斯的远见卓识,他提及的问题都在FlashPlayer中暴露了出来。我们不得不思考,既然已经有人指出了这些问题,Flash为何不加以改善,反倒使错误层出不穷呢?
Flash衰落,Adobe难逃其咎。
Adobe的商业模式更是Flash在移动领域失败的根源。这一模式导致Adobe迷失方向,造成制造商与开发人员的冲突。
Adobe为了优先满足手机制造商的要求,总是不顾及开发人员的需要。手机制造商根据Adobe授予的许可源代码,并创建不同的二进制实现方法,各设备之间风格迥异。开发人员面临许多问题。当时运行库无法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更新,设备问题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发严重。
开发人员也无法方便地发布自己的应用程序。制造商和运营商并不具备良好的销售渠道。Flash开发人员无法方便有效地接触消费者。
这些问题不断累积,Adobe适应新型市场现实的步伐过慢,最终导致Flash自取灭亡。
关于未来:Flash将何去何从?
Adobe首席科技官凯文·林奇(KevinLynch)在BBC上透露,Adobe对于Flash在个人电脑领域的未来十分自信。
凯文表示,Adobe不会放弃Flash。他认为,Flash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可做的事情远远超越浏览器端”。今后,Adobe将Flash的重点归于电子游戏和“增值视频服务”。
也许Adobe会考虑将旗下的四大系列套件进行重新部署,推出“Adobe软件”。现在可以看到,在最新的PhotoshopCS6中已经加入了视频编辑功能,随着硬件与网络的提升,软件的融合趋势或将很快到来。
还是那句老话,IT业界花无百日红。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商业策略上坚守陈旧的稳赚不赔模式便难逃失败的结局。只有居安思危、敢于开拓创新并且顺应市场潮流、不断打破陈旧的模式才能屹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