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 > 04年苏州电博会闭幕四位受访者感言

04年苏州电博会闭幕四位受访者感言


作者:中关村在线 风天 责任编辑:褚士玮 【原创】 2005年10月14日 10:33 评论

    10月23日,奉献完最后一场“演出”后,2004年第三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与我们挥手暂别。在过去的四天时间里,这个IT专业会展的各项指标创下了新高,琳琅满目的IT新品,繁华热闹的展会也为苏州城市增添了新的光彩。第三届电博会已成为历史。这段历史在每个展会参与者心中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对下一届展会,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期待?为此,本报记者选择了四位不同身份的亲历者,记录下他们各自的电博会印象,共同憧憬电博会的新精彩。

 

  感受实录:让盛会永不落幕
  被访者:谢鸣(市台办主任、第三届电博会副总指挥)
  这届电博会的举办效果超出了我们会前预料,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的关心支持,最主要在于得到了参展企业、著名跨国公司和主办单位的高度认同。电博会期间,我接触了一些前来参观的像TCL、三菱等大公司的总裁,发现他们对苏州电博会的总体评价都很高,认为这一届展会办出了新气势、新水平,是“中国少见”的IT专业展会。因此,很多展商现在已经开始预订明年的展位,已有300家企业进行了预订。电博会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每次都有令我感动的事情。这一届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的新展馆竣工仪式上,我差一点落泪。这个工程去年秋天才开工建设,按照原计划要两年半才能建成。因此在电博会开始招商时,几乎百分之百的参展商认为本届展会不可能在这里如期举办,我也为此捏了一把汗。但在方方面面支持和努力下,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展馆就建好了,而且运营下来软、硬件都几乎完美,可以说这里就是电博会走向世界的主场。要说遗憾,本届电博会在参展商的国际化程度、公共设施配套、与市民互动性等方面还有值得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之处。比如说,我们的展会还是以台资企业、本土企业为主,真正的欧美、日本的大公司,以及国际知名的国内企业还为数不多。再比如,我们推出了“市民日”,但怎样更好地利用这个载体,组织更多更好的活动吸引市民,让电博会成为苏州人的节日?这些地方,我想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数字旁白】据统计,苏州电博会参展商中的“回头客”已超过50%。本届展会推出的多彩企业日中,仅台湾世平集团举办的论坛、研讨会就超过9个。在采购论坛上,来自中央政府、解放军总后勤部、金融系统,以及各省市的政府采购团数量超过11家。

 

  感受实录:明年肯定还要来
  被访者:邢怀成(展商,至上电子集团执行副总经理)
  我是苏州电博会的“熟客”了。不过,去年第一次参加电博会是以参观者的身份来的。今年,我们至上集团订了十个标准展位,还派出了专门的展示团队,所以我又来了。我们集团在台湾是做半导体通路的,主要是电子零部件分销,并为制造业提供技术方案等。这几年包括苏州在内的长三角地区IT产业发展很快,我们的客户中有不少被吸引到了苏州。因为看好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前景,至上集团也在上海投资设立了公司。苏州电博会名气越来越大了。参加苏州电博会不仅能让我们的客户在中国大陆找到我们,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寻找更多业界合作交流的机会。我觉得今年的展位比去年好。第一是新展馆很有气势,设施也一流,参展商都很喜欢。其次,这次展会上,IT产业链也更加完善,参展商从基础材料、零部件到软件、技术服务,再到成品,整个产业的上下游几乎都囊括了。另外,苏州电博会的政府推动效应也很突出,通过展会规划的宣传介绍,我们都能清楚地知道它的现状、下一步走向,这对于参展商参展也很有帮助。
  明年我们肯定还要来。
  【数字旁白】本届电博会参展企业达到了创纪录的406家,其中超过200家的企业是首次在电博会上亮相。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IT产业链中制造、零部件、软件服务等多个领域,使得本届展会展示的IT产业链更加完善。

 

  感受实录:做永远最好的主场
  被访者:谢易涵(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博览中心负责为本届电博会提供场馆服务,我也是第一次参与电博会。从电博会开始筹备到现在圆满闭幕,最令人难忘的是和许许多多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度过的那些日日夜夜。电博会的展务前期筹备实际从5月就开始了,那时场馆还在紧张建设,我们也加紧进行人员培训。到了10月份,我们就处于临战状态,10月16日以后,所有工作人员就没有休息天了,电博会期间每天都要工作至深夜,男同志24小时轮流值班。压力最大的就是安全保卫工作,要确保万无一失。每天我们要与主办方碰头,与安保物业部门沟通,与交警公安协调,事无巨细。但我们都觉得能为电博会成功举办尽一份力很光荣,而且电博会在博览中心举办,也使得我们的新馆和队伍都得到了考验锻炼,积累了丰富经验,增强了我们办大型展会的信心。作为朝阳产业,会展业具有1:9的利益,可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这次电博会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会展期间,据我所知,在博览中心门口打车还要排队,园区新开的几家大饭店生意出奇火爆,市区的餐饮、交通、旅游等行业也都参与进来,分享了电博会所带来的效益。今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将作为电博会的主会场。我们认识到,要成为电博会“永远最好的主场”,就要持续不断地提高质量服务。对于我们这支新建不久的展会团队还有不少需要强化的地方,如工作经验、指挥协调的机动性等。但我们坚信,背靠园区建设的开发水平,政府的亲商理念,加上苏州博览人自身不断的努力,一定能够将电博会和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两大品牌紧密结合,推动苏州会展业的发展。
  【数字旁白】国际博览中心一期工程总面积18.5万平方米,室内面积7万平方米,施工时间一年不到。提供给本届展会的展示面积3.5万平方米。本届展会上特装展位占比超过72%,参展企业为此投入的装修资金超过5000万元,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地著名展务公司均分得一大杯羹。

  感受实录:期待本地民企闪光
  被访者:王行健(市民)
  我不是IT业的从业人员,但我喜欢玩电脑,对数码产品也很感兴趣。今年是第三次参观电博会。我个人认为,比起前两届,本届电博会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厂商的布展独具匠心,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气势恢弘的展台,色彩空间的搭配,给人良好的视觉享受。另外,国际博览中心也很气派,在苏州我还从未见过这么大规模的展馆,这正好与电博会这样的品牌展览会相匹配。听说今年的展会有现场销售活动,除了看展,我来的目的是为了买台数码摄像机。看了好几个展台,还是决定买佳能的,毕竟人家的镜头技术世界一流。我买的是一款CANON-MVX750I数码摄像机,市场上卖5500元,现场买花了4800元。电博会有这样的活动很好,不仅能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开阔眼界,又有优惠产品可买,不失为增加人气的好办法。连看三届电博会,IT高端新品着实夺人眼球,但感觉上,这些新品大都是国内外大公司的产品。前两届好像还有几家苏州的大企业参展,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届很少。苏州办的展会,苏州大企业不应该缺席。希望下一届能有本地企业和高科技产品在电博会上闪光。
  【数字旁白】本届电博会最后一天,进场市民数超过3.8万人,这个数字比上届增加了2倍多。3C数码展品现场销售活动中,仅明基公司一家九成展品被抢购一空。

查看本文作者 风天 的其他文章>>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智能穿戴  汽车科技  三菱空调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