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新闻中心 > 厂商动态 > 鱼渔兼济:乡村教育援助中的新公益实践范式

鱼渔兼济:乡村教育援助中的新公益实践范式


2010年10月22日 15:44 评论

    9月,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江中心小学,一堂普通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

    几十双大眼睛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黑板前的白色幕布,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正随着有节奏的背景音乐缓缓升起在屏幕中央。而当课文范读的FLASH在屏幕上播放时,同学们也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多媒体诵读起来。

    从生词到段落再到主旨,课件循序渐进地阐述了《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的细节与脉络,其中穿插着天安门升国旗的小视频和《五星红旗》的歌曲MTV,以及许多带有启发性的互动小环节,更让许多同学一直目不转睛。

    短短的40分钟,紧凑,充实,饱满。

    这个精彩的小学语文课件,获得了“爱普生多媒体优秀课件评选活动”一等奖,得奖者是来自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中心小学的唐树军老师。

小课件推动大变革

    将文本、图像、动画、声乐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原本枯燥的课堂也开始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老师们仿佛多了一把教学利器。“通过寓教于乐的表现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视觉新鲜感。”来自甘肃张掖市的蒋生彪老师说,他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有5年多了,多媒体教学对于课堂的改进尤为明显。

    在西北的许多小村镇里,这些小小的多媒体课件,正让乡村的小学课堂变得活跃而丰富起来。顺应这个趋势,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中国青基会、甘肃省教育厅及陕西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在今年5月至9月共同举办了“爱普生多媒体优秀课件评选活动”。活动吸引了甘肃和陕西近200名乡村教师参加,在众多优秀课件中,多位普通小学老师凭借优秀的课件获得了爱普生公司提供的丰富奖项。

    毫无疑问,多媒体授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英语教学来说效果尤为明显,多媒体教学有助于从声、画、文字等多种角度让学生全方位地去接受陌生的东西。”甘肃陇南武都区另一位获奖的英语老师谈到。

    她认为,从初级英语教学来说,认知是最主要的形式,而如何让学生从较为枯燥的字母及单词认知中培养对英语的兴趣,直接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英语学习。多媒体课件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且让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对学生来说,对于教学形式的兴趣直接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兴趣。“这其实带有一种烘托效应,通过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全情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她说。

    尽管课堂上教师运用的手法很多,但是多媒体课件本身就具有指导意义,“认真做一个课件就像超级认真地备了一堂课。”一位教师在爱普生上海教师培训的时候说,“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指导了我们的教学思路,会让我们有更精彩的语言描述,或者更贴切的板书,上课也更生动些”。而这些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讲演,往往最为生动,最具影响力。

    学生对课堂缺乏必要注意、兴趣和投入,这些长期困扰乡村教师的问题,似乎都已开始能够迎刃而解。多媒体课件所带来的,仿佛是一场乡村教学改革的新浪潮,以迅猛的态势在西北的乡村席卷开来。

从普及度到专业度

    随着“班班通”等多媒体浪潮的推动,用电教上课在西北乡村也早已不是新鲜事。不过,教师的使用能力和专业水平并不高,“会用不会做”成为了很多老师的一个痼疾。

    “关键是要通过这种大规模的评选,激励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多媒体教学素质,并通过优秀课件的传递和学习,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甘肃电化教育中心教研一位参与评选的负责人谈到,“这相当于把陕西和甘肃两省的优秀多媒体课件资源结合起来,也能够让老师们能够与外界进行更加直观的比较。”

    “本次多媒体课件大赛收集到的作品,实用性强,学科范围广,显示出农村教师在现代教育方面不甘落后、勇于尝试,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拓展教学深度、加强个性教学的努力意图。”回顾整个评选的历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杨晓禹谈到。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收集到多媒体课件水准都非常高。例如,蒋生彪老师在这次课件评选活动中并没有使用较为常见的PPT形式,转而使用Authorware软件来制作课件,精美而华丽的界面让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这次“爱普生爱心课堂”多媒体课件评选及程序十分严格,共有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运用、创新与实用四大大评选维度,每个维度下面又根据若干个指标进行打分从选题、思路、脚本、软件、素材到整合,不仅在课件技术上对教师有较高要求,还从教学创新的角度对课件进行了评判,要求课件“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甘肃陇南市的杜琼老师的获奖作品《What are you wearing》就融入了九宫格猜词游戏 'missing game',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的互动性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非常具有想象力,能够在感官上给学生带来冲击。” 本次活动的一位评委在评奖后感叹。

    “这对我们乡村地区的电教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水平是一次阅兵。”陕西一位参加活动的资深教育届人士表示,“虽然电教化教学在这边的推广已经有好几年,但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一种从量到质的发展过程”。

    据他介绍,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首先要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要针对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教学环境,编排组合出不同的实施方案。除此之外,好的课件还应该是机动的,便于修改,编辑或重新组合,这样,一个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容易衍生出其它课件,这要求教师有非常深厚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据爱普生多媒体爱心课堂的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许多乡村学校都已配备了专业的计算机老师或电化教员,他们均是科班出身,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软件实际应用能力,专门给其他老师进行技能的输出和课件的制作。

    在乡村教师素质的发展道路上,经历了从“一师多课”到“一师一课”,再衍生到现在的专业分工,乡村素质教育正在逐步地迈向新台阶。

资源整合下的新爱普生公益范式

    长期以来,乡村素质教育援助的内在逻辑不外乎两种,出钱或者出力。而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很少能够从自身的资源出发,将财力、物力和人力整合起来。

    “光是有简单的评选活动并不足以从本质上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爱普生公司品牌部负责人说。“软件和硬件要整合起来,同步发展,这正是我们举办爱普生爱心课堂教育计划的一个初衷。”

    回顾2010年全年的爱普生多媒体爱心课堂活动,爱普生公司首先从硬件条件出发,通过多媒体设备捐赠来改善基础设施,让乡村教学具备了实际基础,随后征集志愿者上多媒体公开课来演示多媒体教学的实际使用情况,并选拔百名青年教师到上海进行多媒体培训,最后通过课件制作与课件评选,将“多媒体”三个字贯穿在了教学援助的各个环节中。

    “影响一个老师,可能改变上百个学生,我们希望能够将援助的作用扩大。”爱普生多媒体爱心课堂教育计划的负责人说。

    长期以来,乡村教育的发展并不令人乐观,这与师资缺乏紧密相连。

    “人力资源具有非凡的能动性,每一名受到培训与援助的教师,在实际的运用技能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会因地制宜,因时而用的做出调整。”杨晓禹评价道,“这能够将千篇一律的统一资助转变为因材施教的神来之笔”。

    许多评论都认为,爱普生通过转变援助的主要受益对象,在扩大资源的使用面的同时也增加了资源的利用率。“ 对教师的援助和培训使得对于教育的投入成为一种可以循环的资源,不断地作用于一批一批的学生,这对于受助地区教育水平的帮扶作用,不仅聚焦于现在,而且还寄希望于未来。”杨晓禹说。

    授人以鱼,亦可授人以渔,如何兼济彼此?发现需求,整合资源,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这套在商业世界里的经典逻辑,成就了爱普生在乡村教育援助中的一种新公益实践范式。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智能穿戴  汽车科技  三菱空调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