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新闻中心 > 厂商动态 > SOHO王大头的幸福生活

SOHO王大头的幸福生活


作者:中关村在线报道 【无】 2005年07月21日 11:23 评论

SOHO王大头的幸福生活
         作者:成都 王毅

(本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一章   前言
        
早上九点,王大头睁开惺忪的睡眼,新的一天开始了。

餐桌上摆着温热的牛奶和面包,这一切都是雯准备好的,而此刻雯刚刚走进办公室。

   故事的女主角——雯是两个月前和王大头结婚的,雯是王大头的高中同学,从大学起俩人就经常在QQ上甜言蜜语了。


    大学毕业,雯进了一家外资企业,每天起早摸黑地上班,而王大头选择了从大学起就适应了的SOHO生活,虽然生活方式不同,但俩人的感情一直都非常好。与王大头相同的是,雯也酷爱电脑,尤其喜欢影视和音乐。


    早上十点,吃过早餐的王大头又坐到了电脑前,修改凌晨三点完成的年终回顾文章草稿,主编吩咐过下午两点前必须交,最后的几个小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文章的质量比什么都重要。


    做撰稿人并不轻松,虽然表面上看不用起早贪黑地上班,但压力却比常人大很多,万一连续奋战数小时写出的文章,主编不满意,不仅辛苦白费,将来的饭碗也成问题......想到这里,王大头的压力瞬间转化为动力,进入了SOHO族特有的“无我”状态,对外界充耳不闻。


    上午11点,文章还没有最终完成,但此时王大头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立刻去做。只见王大头关上电脑,径直走出了公寓。四分之三个小时以后,王大头抱着一个沉甸甸的大箱子回到家中,累得气喘吁吁的。


    中午12点,雯回来了。由于公司和家很近,中午两小时休息时间,雯都会回家吃饭,有时还可以玩几局联众拖拉机,时间充足的话,看一部国产电影都来得及。


    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给雯开门的王大头显得格外开心,因为他即将送给雯一个惊喜......


                                             第二章   音箱的故事
            

    王大头可真是个奇怪的家伙,说他懂电脑吧,他还真懂,每个月写好多电脑相关的文章不说,身边不少朋友的电脑也都是王大头帮着挑选和组装的。可王大头有个特点,自小就不太懂得欣赏音乐,不但自己不喜欢唱歌跳舞,而且听音乐时也感觉不到是一种享受。


    王大头用的是笔记本电脑,还是迅驰的,平常上上网,看看电影,玩玩游戏,速度都很快,王大头自己一直都很满意。可雯却一直都有意见,因为笔记本的音箱很一般啊,听音乐,看电影的效果都很令人失望。可惜王大头一直没有醒悟,总觉得给笔记本加一对音箱是“累赘”,而且多年来王大头一直“自诩”为“非音乐行家”,逃避了很多升级音响系统的机会。


    可王大头毕竟也是个SOHO作家,每天上网都要看很多资讯,和很多IT从业人员交流,渐渐地王大头发现大家对音箱的关注程度是越来越高。这下不懂音乐的王大头也开始“心痒痒”起来,不过如果要买一套音箱,又感觉是冲动型消费,如何是好?就在王大头两难的时候,6月中旬的某一天,王大头在网上看到了麦博梵高360音箱的试用活动广告......


    运气不错,王大头幸运地成为了试用者的一员,于是今天出现了本文前言中所提到的那一幕。当雯看到笔记本两边摆放的崭新的音箱后,禁不住喜形于色。


   这套2.1音箱最醒目的地方就是采用了外置功放电路式设计,这让她显得尤为高贵典雅。黑红双色搭配也让人感觉非常时尚,绝非市面上同档次音箱可比拟。简洁优美的线条,无论放在家里何处都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外置功放不仅带来了更好的效果,还可以更加方便直观地调节音量、低音和高音增益。


    通电后,power键下的一条横杠发出悠悠蓝光,为这款本已十分漂亮的音箱又增添了一些“色彩”。在这个功放的背后,麦博设计了2组输入,这样的功放设计不仅是为了好看,而且是有非常实在的效果的。笔记本和MP3的音频线都可以同时接到音箱上,想听哪个就听哪个,再也不需要频繁地去拔插音箱背后的线路了。


  麦博梵高360音箱看起来不错,就是不知道听起来怎么样了。热爱音乐和艺术的雯忍不住找出好多并不新鲜的CD和DVD,想要好好地享受一番。

  
    就在这时,王大头的“老毛病”又犯了,音乐和电影都没放,他却想到要先用软件对音箱来进行一下测试,看看其表现如何。毕竟以前玩其他硬件产品时都是这样的套路,Winbench Audio 99也是王大头昨晚问了很多朋友后选择的一款极为专业的测试软件,尽管王大头本人未必能够清楚地识别专业软件测试时的细微差别。不过,不懂的东西肯定需要认真地学习和领悟嘛!


    使用Winbench Audio 99中的主观评测来测试梵高360形成的音场效果时,发声位置的左右、上下都可以明确分辩,让人很容易感受到音场的二维分布状态,对于一款2.1结构的音箱来说,能形成这样的音场分布的确不错。使用单频声音样本来测试梵高360的频响,发现低频在31.5Hz时有明显发音,高频在16KHz时有明显发音,完全可以满足大众化多媒体应用的需求。软件部分的测试就这样顺利过关了。


  做完软件测试,王大头和雯一同感受着梵高360对DVD声音的声场回放能力,在欣赏《Matrix3》(骇客帝国3)时有点真正的影院效果的滋味了,在紧张时刻更如同身在现场一般。无论是在各种爆炸的大场面给人以震撼的听觉感受,还是清晰的人声对白,梵高360都是应付有余。来自影片各个方位的音源也都定位准确,让人身临其境。


  梵高360对于不同类型的音乐,都可以全面的展现,不着修饰,显现出一款重量级音箱的魅力,她的低频是深沉有力富有力量感的,大动态时可以震得人胸口发闷,它却面不改色,高频也是通透,富有解析力的一类。对于细节,它也可以高解析度的进行分析与再现,人声、钢琴、小提琴的表现自然而精巧。


  试用过梵高360后,她给王大头和雯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优雅时尚的外观和体贴人性化的设计;二是层次清晰、音质清脆透彻的中高音表现力以及对各种电脑音效应用应付自如,无论是在玩游戏,看DVD,听音乐,都有漂亮的表现,完全胜任优秀的电脑多媒体音箱。对于麦博公司新推出的这款梵高360音箱,以不到300元的实惠价格拥有这样的品质,的确可以被称为“高性价比的杰出代表”。

                                             第三章  快乐的延续


    下午两点,雯去上班了。几分钟后,王大头的文章也通过E-MAIL提交给主编了。下午,王大头到超市买了很多菜肴,准备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下午四点,王大头回到家中,打开电脑一看,收到主编的回信:文章很满意,请再接再厉!

    下午六点,雯下班了,一回家,看到满桌的佳肴,劳累一天的倦意一扫而光。
  
    晚上七点,雯对王大头说很想看刚上映的“头文字D”。尽管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这种题材的电影,但憨厚的王大头怎么敢拒绝雯的愿望呢?何况雯还是个不折不扣的Jay迷哦!王大头很快找到了下载电影的链接,不过网速很一般,大概需要两小时才能下完。

    晚上八点,王大头的老同学打电话来,想联机对战CS,难得的机会王大头当然不好推却,但自己打游戏,可不能冷落了雯啊。不用担心,此刻雯已经将新音箱转接在自己的MP3上,用音箱听歌自然要比平时用耳机听歌自由畅快多啦!

    晚上九点,电影终于是下完了,可正要打开电影观赏的王大头突然接到主编的紧急电话,说年终回顾文章和年初展望文章准备发表在同一期报纸上,因此,王大头必须在第2天同样的时间——下午两点前将新文章发到主编的邮箱。这个任务可不轻松啊!于是王大头只好让雯先自己看电影,自己坐到沙发上冥思苦想起来......

    晚上十点,腹稿和提纲的构思框架都已经比较明朗,王大头来到雯身边,搂着她,一起看“头文字D”的大结局。

    晚上12点,雯睡觉了,王大头又回到电脑前,沏上一杯浓浓的咖啡,开始撰写新的年初展望文章。


    凌晨三点,草稿完成,王大头等待着又一个好梦的来临。

                                                  第四章   后记

    产品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机器适应人,而不是人适应机器。今天,个性化与性价比应该重新诠释了!——王大头的感悟(写在试用梵高360音箱之后)。

    如今,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各行各业使用电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家庭中拥有电脑与拥有电视机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尽管随着数字电视、数码设备的广泛普及,传统电脑的地位正受到挑战,不过,失去了一些“眼球”的电脑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市场,只是这个市场在销量保持一定增长的局面下,缺少了一些“色彩”。另一方面,由于需求的相对滞后,电脑硬件性能的提升对用户的号召力正在逐渐降低,而个性化的外观以及功能应该是创造用户需求的又一个突破口。

    谁都知道,如果在前几年,在电脑消费中比拼性能绝对是最受瞩目的事情。而且电脑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即使是令人垂涎三尺的顶级配置,半年后也可能会步入落后的队伍中去。但是现在情况并不如此了,随着IT产业的发展,电脑的性能已经不再是用户选购电脑的首要指标,传统意义的电脑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这样一个提倡个性的年代,电脑单调的外观和大同小异的外设已经成为新的“瓶颈”。这其中,传统的电脑音箱产品的单调和乏味是首当其冲的。

    从人文的角度是如此,从技术的角度更是如此,核心技术的相对统一让不同厂商之间很难形成产品的差异化。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一些厂商已经推出了不少“非同质化”的产品,力求在“大同”的环境中尝试着走个性化的道路,所以一些风格独特的产品就这样与我们见面了。而以麦博梵高360为代表的高品质音箱则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不仅音质上比传统的同价位中档多媒体音箱高出许多,更可贵的是精致漂亮的外观算得上是史无前例的经典。
                                               
    什么是性价比?简单地说是指性能价格比,即是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电脑。与以前选购电脑的方式不同,我们现在选择一款电脑,不仅要求有足够的性能,以满足我们学习、工作、娱乐的需求,还要具有出色的外观设计,能够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相匹配,更需要在视觉和听觉上提供舒适的效果。如今电脑速度和性能对消费者的冲击,已经远远比不上功能多样化、外观时尚化、风格个性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了。既然“好”的定义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么以往我们常用的性价比的概念就需要进行更新了。
   
    过去大家肯定是以一台电脑的配置,即各个配件的综合指标和搭配的合理性来衡量电脑的好坏。因此,我们经常拿出配置表来一一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可到了今天,这个老方法显然已经落伍了。如果两台电脑配置一样,其中一台用的是漂亮、音质出色的音箱,而另一台用的是非常漂亮的显示器,诸如此类的指标在配置表里就完全不能或者是很难得到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让性价比这个常用的词语显得更加“复杂”了。

    以往我们只重视“内在”,谁要是只关心“外在”,一定会被别人笑称为菜鸟和门外汉。如果现在我们需要同时关注“内在”与“外在”,那必然让选购的犹豫更多。那么,我们在衡量性价比的时候,又能不能“洒脱”一点,看准自己的需求,择其一而攻之呢?既然现在大部分电脑的配置都已经够用,那么如果是需要个性化外观且不重视性能的用户,何必还去苦苦研究配置表呢?笔者常常看到一些想买一台电脑来上网、看影碟、听音乐的朋友皱着眉头去“学习”频率、显卡型号、硬盘容量什么的硬件参数,并四处求教应该用Intel还是AMD,真的是非常辛苦。笔者只想对这些朋友说一句:何苦呢?其实,性能瓶颈、配置盲区这些弊病已经逐渐成为电脑市场的历史,“由里及外”的专业型选购正在被“由外及里”的消费型选购所取代,“性价比”三个字的概念早就是今非昔比了。


SOHO王大头的幸福生活

作者照片

十大评审之点评:走进中关村 史新宇

    本文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作者能够以故事的形式切入主题,这比我们常见的评测要令人看的更为轻松,更容易进行的下去。而且作者似乎是在IT行业浸淫很久的老江湖了,对于文字的拿捏很有一套,稍有遗憾的仍然是对产品的音质描写不能令我很满意。当然,他是目前我看到的文章中水平最高的,也许没准这会是本次大赛中很出色的稿件之一。

评分:出于对作者文笔的欣赏,我给本文9分。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智能穿戴  汽车科技  三菱空调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音箱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