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于中国企业的“传统认知”。
保守稳健,小富即安;营销主导,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困守本土,没有放眼四海的气魄与胆量……这些向来为人所诟病的本土企业疾患有望成为历史纪录——中国企业整合跨国巨头传统业务,这样的事件仅在几年前还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作为唯一可与HP、Dell等洋巨头相抗衡的本土PC领军企业,联想的大胆举动在业界内外激起了轩然大波——对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报以厚望的人们纷纷盛赞联想“走了一著妙棋”,持此立场的评论家认为联想通过整合IBM PC业务而“缩短了国际化部署的周期”;但也出现了一些反面的声音——例如质疑联想此举实属“以蛇吞象”、不自量力,尽管联想的整合行动并非未经深思熟虑的蚍蜉撼树;联想何以会不惧“风险”地指望吞并PC产业缔造者的“传统业务”,是铤而走险,还是步步为营?联想与IBM的合作如果成为现实,又将给全球PC市场带来怎样的变数?
联想近年来的战略举措实有其内在的关联性。2002年末发布关联应用技术战略;2003年春更改英文品牌标识;2004年初决心抛弃“冗余业务”,专注“个人电脑及笔记本、服务器、外部设备等相关产品”;3月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把上述事实联系起来,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联想是在将国际化作为品牌存续与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联想此次尝试,绝非压力之下的冲动,而是深思慎举之后的明智之举。
IBM一直被认为是打开了个人电脑需求魔盒的那位巨人。1981年8月12日,PC 5150吹响了个人电脑时代来临的号角——这台机器采用了Intel 8088CPU,配备了64K内存以及5.25英寸软驱,微软公司为这种“神奇机器”开发了字符界面的MS-DOS操作系统——1982年,随着IBM掀起的PC风暴横扫北美市场,随着PC 5150被著名的《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封面人物”,一家名为康柏(Compaq)的公司悄然成立——个人电脑开始改造世界。
正因如此,有人认为作为个人电脑“首创者”的IBM倘真的出售其PC业务,也便意味着PC时代的终结——但这种看法是浮浅而不负责任的。IT技术发展史已无数次证明,另有怀抱的企业——即便它是某一技术、产品的鼻祖,在技术与产品产业化之后,该企业的选择无关整个产业的存亡断续。
PC时代的中国起点
联想整合了IBM的PC业务,这意味着PC时代迎来了中国起点。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对合作双方来说充满着希望。联想执掌着中国乃至亚太PC市场的牛耳,而IBM则在全球企业市场和笔记本业务领域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新联想继承了IBM的Think系列品牌,将在相当长的周期内享用IBM公司的品牌。
强强联合还整合了两个互为补充的市场,并通过两个深具互鉴性的管理团队的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管理团队——这一点尤其令我们欢欣鼓舞,因为它既是联想博弈全球、决胜未来的关键,也是起步较晚、积淀较浅的中国企业快速切入世界市场的重要保障。
龙与蓝色巨人的博弈不是不是简单的“收购”,不是单纯的“买”与“卖”的行为,而是以战略联盟合作为支撑。新公司将覆盖全球市场,并具备强大的品牌、多样化的产品和领先的研发能力。有赖于富于诚意的磋商和卓有成效的部署,双方的合作规避了很多风险,从而力保了整合行动能够成功实施,并带给新联想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
联想的国际化运筹
从联想的角度看,整合行动首先是基于回归主业和国际化竞逐的需要。在联想的10年战略(2001-2010)中,“回归主业”与“国际化”不仅不矛盾,还相辅相成。PC产品是迄今为止联想营收与财报的主要增长点。蝉联多年亚太PC市场霸主,同时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亦接近临界点,联想只能想方设法突出重围,奔向世界。双雄联手的结果便是新的巨头——新的“联想”既汲取了IBM的技术优势与品牌口碑,同时也传承了联想的产品战略与服务模式。当全球第三(IBM)牵手亚太第一(Lenovo),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实在殊难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Dell、HP们会有一段如坐针毡的难熬周期。
另一方面,携手IBM与TOP计划也是互为补充的。今年3月26日,联想正式跻身于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联想与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都灵奥组委签订的四方合作协议规定,在未来四年内,联想将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奥委会及奥运代表团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有史以来,中国企业第一次可口可乐、柯达、斯沃琪、源讯、恒康人寿、三星、通用、麦当劳、松下电器、VISA等跨国巨擘同台共舞。然而品牌知名度任何时候都不能等同于优异的业绩。联想若希望TOP计划真正有益于其国际化业绩,便必须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产品营销以及消费者教育。试想一下,联想如何才能利用短短四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这样的“伟业”?所以,以收购降低资源注入、同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联想的选择。
与IBM携手攻略世界PC市场,这是联想长期以来国际化运筹的必然结果,它经过了缜密的计划与全面的评估。
中国信息产业的丰碑
从“整合行动”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影响来看,联想与IBM的携手将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强强联合的结果是,联想以超过百亿美元的经营规模,跃居全球电脑市场第三的位置,成为我国率先进入世界500强行列的高科技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大大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地位;同时,联想和IBM的个人电脑业务部门在产品、市场、供应链和制造等方面有极强的互补性,这一“强强联合”的案例,将谱写中美两国企业合作的新篇章;以体量较小的企业并购体量较大的企业,为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迈向国际化道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例。
改写全球PC产业格局
整合行动势必会深彻改变全球PC产业及市场的格局。
据了解,新联想的全球PC业务总部将设立在纽约,并将在北京、巴黎和美国北卡州的罗利(Raleigh)设立主要运营中心。罗利也将作为联想的研发管理中心,其国际研发团队将分布在不同地方。原IBM在日本的大和研发中心将继续行使笔记本研发的职能。联想现有的研发机构,将继续作为台式PC研发中心,并将提供定制化的笔记本设计和软件开发。新联想的年收入预计将达到120亿美元,产品销量将达到115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8.3%,成为全球第三大电脑领袖。
很显然,整合行动一方面强化了IBM对企业级市场的专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新联想更准确地把握到全球PC市场的发展机遇。联想在个人客户高品质电脑领域的强大实力与IBM一流的商用电脑和笔记本业务整合在一起,全新的联想将凭借整合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客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