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对于amw总部设立在上海辐射华东区域的战略布局有何看法。”
李骥:“总记得Oracle的当家人拉里·埃里森说过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当今时代,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去中国投资。”而来了中国就更需要看准中国国内市场的分布情况,在国内改革开放的数年中,已经逐渐形成了长江三角洲产业根据地、北京天津产业根据地以及武汉产业根据地3大产业根据地,3大基地各有所属其中尤以长江三角洲产业根据地是主营IT的。长江三角洲中更以上海一支独秀大有拥兵与此而坐镇天下之势,所以amw首先把据点选择上海这就是一个先招,说明了整个公司的理念非常正确。”
记者:“您对于amw先阶段的定位如何看待,为何会以品牌机作为主打产品?”
李骥:“其次就是amw的定位,在我的观点来说,只有定位错误的产品而不会有卖不掉的产品,在时下的IT领域只需要走出一个自己独有的新营销模式就能使一个企业成功起来,这些虽然说的非常容易,但真正要做就需要整个TEAM群策群力,各自护持帮助了。有人曾和我说过,amw为什么会用品牌机打市场,现在的品牌机市场早就有了某种默认的定式,外围小兵团厮杀的惨烈更是使很多公司为此牺牲,其实这个决定只是amw产品线时间的一个决策,我们推出品牌机是因为品牌机市场较成熟,而且我们对品牌机方面的技术实力非常有信心,我们不会走一些现有品牌机的老路,而是走一种个性一种时尚,让人们了解品牌机也可以这样的,而且我们后期随着产品线的完善,数码产品也将渐渐的面向大众,诸如平板电脑、PDA、手机、LCD-TV、DVD-PLAYER等等诸如此类的新数码产品都将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国内市场,如果说品牌机是amw进入国内市场的一种试炼一种练手的话,此后推出的数码产品就可以称为一种真正的品牌开拓一种品牌延伸。”
记者:“国内IT市场中外品牌林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amw为什么还要进入?”
李骥:“还有人说其实国内IT市场已经非常小了,再进入一个新品牌已经非常困难,我觉得这样的观点首先就是一种错误,就拿网络来说吧,三大门户在98年的时候谁会说网络是泡沫,其上市股值都在30元左右,而到了00年都跌入了几角钱的窘境中,那时候人人说网络是泡沫网络不可以碰什么的,哪现在哪?三大门户的股值不是又回到了30多,甚至更多。为什么哪,因为短信,一个新的网络利益增长点,一个新市场,就这样简单。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市场我们可以定义其已经饱和已经没法涉足了,哪只能说我们没有发现这个产业这个市场中蕴含的新利润空间,市场就是在这样寻找中产生的。”
记者:“amw将采用如何的渠道政策来树立品牌形象推动产品销售?”
李骥:“对于amw如何做市场有人建议我们用总代有人建议我们直接采用扁平化的终端经销商策略,其实我个人认为amw走上面2种模式都不怎么适合,如果用总代的话,势必他需要非常明显的利润增长来满足其庞大的分销网络,这对于我们这个刚刚进入国内的品牌是没法做到的,简单的说就是总代无法和我们一起成长。如果采用扁平化的终端经销商策略,哪经销商是会想和我们一起成长,但这就需要我们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而且面对终端经销商,物流方面就需要有非常深厚的实力,面对于各大城市随时需要的1台2台的订单,对于现在的我们压力会非常大,更会让我们忙于对付此些订单而忽略了渠道上的开发,所以公司会更偏重走区域代理制度,虽然某些大区可能有不只一个总代,但是这样能把资源发挥到最大限度,一个区域总代就是我们在当地的一个物流平台,他手下可以有自己的分销商,我们自己联系的经销商也可以通过其拿货,这样是我们之间流程就缩短到最低人力物力资源也得到了控制。
其次我们还需要在品牌认知上面多下功夫,一个品牌是否能卖的好其关键就是需要渠道的认同我们称之为推力,其次就是市场见的口碑我们称之为拉力,只有这双方面都做好了,品牌才能成功。”
记者:“您在神达拥有如此好的待遇也有很高的威望,为什么会如此坚决的来到amw推动这个国人并不熟悉的品牌哪?”
李骥:“首先你也说了amw是个国人不熟悉的品牌,但这并不代表amw不是一个好品牌,据我了解amw在美洲地区的销售额非常好,欧洲等地区也建立了较为庞大的行销网络,收益更达到了1亿美元左右,其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我为什么来到amw可以从两个方面讲起,一是因为和胡志祥专科时候积累下来的默契和友情,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忠爱品牌塑造。就表面来看amw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国外品牌,但就我对其的研究观察,发现他其实非常具有潜力,首先他的后备产品生产厂商是宝成集团下的重点制造工厂GBMGROUP这样使得我们在技术实力和产品研发上面拥有同行业中领先的水平,这样可试我们前端行销平台是积累的资源理念更有效的得到研发执行,在一个公司尤其是IT公司执行力是尤为重要的。
其次就是我们对于中国IT市场非常的看好现阶段的中国电脑市场现状可以用成熟来形容。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的电脑市场已经形成了其一定的格局。用户、生产商、销售商都充分的认识了解和接受电脑这一产物。更多的把其融入到生活中来。在成熟的表象下,反映了更多终端用户认识的增长。从原先对于电脑所一味追求速度的初衷,渐渐转移到对电脑实际应用、外观和一系列人性化需求的提升上。其实这和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对事物的一贯看法所吻合。就像汽车一样欧洲人美洲人喜欢追求速度和性能。而中国人更多的还会追求舒适度、外观等方面。总的来说现在国内的电脑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且相对稳定的阶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amw对国内市场的定位非常准确,我也曾经在上面说到过,没有卖不出去的商品,只有定位不准确的商品,我们amw的目标客户群是特定的目标群,跟很多品牌机或者兼容机哪涵盖甚大的客户范围根本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卖的是我们的特色,是品牌持久力。我们对于客户会有特定的细分,虽然这些客户群也是会占有很大的年龄群体,但是amw的产品会更有指向力更有目标。就那奔驰来说吧,同样是汽车,他有没有去和帕萨特去比较,有没有把自己的价格拉到和帕萨特一个位置。它没有,因为它这样做了虽然可以短时间的占领市场绝大的份额。但是对于品牌是绝对不利的,有可能它这样做了1、2年后就再也没有奔驰这个品牌了,因为它的高端优势不复存在。这样笑的可能就是BMW了。所以我们不存在一个比较对手,我们做的就是突出我们的特色,耕耘我们的品牌持久力,使用户了解认识接受。所以我们特别推崇2-4的理论,以往在产品研发和销售中,各产品线层次分明,家用就是家用,商务的永远在高端等等,也就是说产品线和产品本身的差别性拉开的很大,就像1到5而5再到10一样,而我们觉得现在做产品不能这样看,要做到真正去感受用户的想法,做他们想要的机器,不管是品牌机也好,数码产品也好,都要突出一个人性化,所以我们就会把自己的产品线细分,好像2到4而4再到6一样,使之间的产品线变得丰富,针对面也缩小,所以说我们做的出用户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