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即将在第二季度强势推出5款显示器新品。”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业界震动。不知是否受此影响,近期市场中液晶的出货量下降明显。在几款新品中,首当其冲的应数N系列液晶151N:15英寸主力型号和171N:17英寸主力型号。

事实上,这个系列秉承了以往三星液晶各项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其他功能。另一方面,它的市场定位介于S系列和专业的P系列之间,而性能方面则紧跟P系列,有些地方甚至超越了P系列,比如对旋转屏幕易用性的完善,以及更窄的边框。



更加实用,竖屏天下
传统屏幕的4:3比例,适合人眼观看。却无法满足液晶用户在网页浏览和WORD应用的需求。与传统屏幕的分歧在于:网页和WORD都是竖屏显示,传统的横宽纵窄的画面观看时极为费力。甚至网页中一些稍大点的图片,都不能做到全画面浏览,哪怕拖动鼠标也只能看到“残缺的精美图片”。商务人员对于观看打印预览时的麻烦可能也感触颇深:75%预览看不清字,100%预览又要拖动鼠标。要想摆脱极为繁琐日常鼠标拖动,只有使用竖屏。因为竖屏对于商用和SOHO一族实在是太需要了。
只要安装附赠的专业软件Pivot ProTM,我们就可以在屏幕右下角得到相关图标,点击鼠标后,再轻松转动屏幕,一款竖屏液晶立刻完成。以往可能也有此概念的产品,但应用起来绝对不会有如此简便。三星将其作为重要卖点,当然会以最专业的态度打造N系列。甚至包括机身背部的合理走线。因此竖屏的改装和回复都更加轻松。而对应用程序的兼容性也更高。
当使用竖屏以1024*768分辨率下打开网页时,再没有边框,整个屏幕没有一点浪费,我们可以浏览更多内容而不用频繁在鼠标键盘间切换。用一位试用者的话讲:用了两天后,我就爱上这项功能了。
国际大厂的完美画质,以实用为本的体贴设计。三星N系列所体现的,是依托在强大设计、研发、生产下的,对流行趋势的把握。窄边框、竖屏——三星用专业要求自己,用专业引领潮流。消费者能使用到的也必然是专业品质。
超窄边框,绝对潮流
当显示品质已臻完美时,一位高档用户对液晶还有什么要求?相信9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超窄的边框。已经进入理性消费时代的消费者,不会因为“窄边框会令显示器显得小”而拒绝购买;相反,拥有厚重边框的“大”显示器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那时候,一味求面子的思想,令一款15英寸的CRT显示器做得像17英寸的外壳一般大。而现在,大厂则纷纷绞尽脑汁将17英寸CRT缩小到15英寸的体积——使用面积一样,为何要那么大呢?
N系列的窄边框正是看到此潮流,利用液晶的独特的优势,打造真正的窄边框。所不同的是,其他厂商仅仅为了顺应潮流,而三星则是要引出“超窄边框时代”。最明显的例子,普通液晶品牌,只要能达到或接近3cm就号称窄边框;与三星同级的国际大厂,只要能将边框控制到接近2cm就自称“超窄边框”。三星的151N拥有16.2mm的边框,171N拥有14mm的边框。“14mm”这个数据所能告诉消费者的只是:什么是真正的窄边框。
窄边框,并非只为流行
所谓“需求创造流行”,那些真正能适应消费市场的功能才叫流行。简单的昧俗只能算哗众取宠。几乎每个人都在追求窄边框的效果,却没有人像三星这样总结出来。进行文字创作、或者进行平面、3D设计时,注意力集中是最重要的,否则可能会灵感全无或者工作效率低下。如果屏幕四边的边框过宽,而且是显眼的颜色,水还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若刻意集中在屏幕上,不多时就会有疲倦的感觉。
现在的家居办公环境日益复杂,不可能在某一地方留下过多的空地放置显示器。因此,对显示器体积的要求越来越高。窄边框恰好顺应了这个趋势。一句话:在不减少使用面积的情况下,尽量缩小产品体积。

前文已经说过,N系列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专业的P系列。窄边框就是最典型的地方。171N的14mm是现有边框最窄的产品,当多屏连用时(需相关软硬件),狭窄的边框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最小的画面损失。在医疗、天文、证券、工控等各个方面,更小的误差可能就意味着更低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