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湾各大主板厂商公布2002年第1-3季度财务报表。截止到2002年第三季度结束,精英电脑公司的EPS(加权平均每股收益)达到4.4新台币,居各主板厂商首位,再次成为最赚钱的主板制造商。
众所周知,精英在主板市场一直奉行的是“低价策略”。从2002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到,精英主板的毛利率完全低于整个主板业毛利的平均水平,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的确教人兴奋。但是,只要熟悉精英的朋友一定不会觉得奇怪。因为,精英确实有实力把成本控制到最低,并把最大的利润空间让利给消费者。
降低成本,技术先行
研发的重要性在于保证品质的情况下将产品的成本降下来。采用公板设计的主板往往意味着代价高昂而缺乏个性,如果规模生产完全没有优势,而非常强的设计能力则能在改善产品性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成本,这才是研发的真正意义所在。精英公司拥有一个150人左右的主板研发团队,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在公司内部营造唯才是用的竞争氛围。其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研发实力为精英主板的质优价廉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其中“整合”的理论为1999年世界主板领域的技术革命作了先导。目前,精英主板大都自行开发,在设计成本的控制上不到采用公板设计成本的一半。
以量制价,善于经营
由于主机板有七成以上的成本来自零组件及原材料,所占比重极高,所以“以量制价”成为精英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据了解,精英今年九月份出货量达到200万片,十月份将超过这个数字,预计今年的总量将超过1800万片。极高的产量为精英在原材料的采购上提供了“砍价”的资本。例如前几年,当主机板客户购买的Socket 7晶片组每颗平均单价为26美元时,精英硬是有办法将价格压到21.7美元,折扣数达6.7折之多。
此外,对于晶片组厂商而言,精英的主机板工厂是最佳消化库存的好去处。今年,Athlon及Athlon XP处理器是AMD力推主力产品,不过新商品在推出之际,AMD也得找到出清Duron处理器现有产品的通道,精英便是最大的存货消化者,“趁机砍价”大量收购了Duron 850 CPU,并研发一款集成该CPU的K7SEM3.0主板,该主板凭借极高的性价比,不仅在国内受到了众多低端用户的喜爱,而且也被许多国外的系统集成客户采用,在欧美市场的出货量几乎占据了精英主板总出货量的两成。
善用资源,垂直整合
垂直整合是近年来精英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举措。垂直整合实际上是“上游资源整合”,意思是制造厂不仅能生产最终消费品,而且还能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厂家能够最大限度控制生产成本,而且能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提高竞争力,依靠高性价比来给经销商和最终用户带来利益。
目前国内,精英设在深圳的隆腾、鑫化、鑫茂三厂均已实现量产,从PCB板制造、接插件生产到精英主板成品完全实现自给自足,并且还有能力供应给其他主板厂商,三厂结合把垂直整合的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近年来精英多元化进程的推进,精英迫切的需要上游资源的整合,先后收购了苹果笔记本台湾代工厂致胜科技、以网线接插件著称于世的AMP以及台湾著名LCD生产厂商光威,而最近又盛传精英预备收购韩国HY内存部门的消息。目前精英的产品除了主板还涉及到移动PC、笔记本、液晶一体机、PDA……日渐丰富和成熟的产品线,也将给精英主板的“低价策略”提供有利的支持。
科学管理,渠道畅通
优秀的产品还要有优秀的通路为之配合。在国内,作为三大通路厂商之一的北京讯怡与之合作,凭借强大的渠道实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协助精英主板在国内的顺利推广。此外,精英还在台湾、欧洲、美洲建有完整的销售网络,并与当地的大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出货量在欧美几近占据半壁江山。不仅如此,精英还在上述地区,都设有加工厂,利用当地资源和成本优势配合先进的管理体制,把优质稳定的精英主板带给每一位需要它的用户。
本着产品实用、够用、好用的宗旨,精英正努力为大家建立一个人人都能够使用电脑的“国度”,这将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但是随着精英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体系的建立,将给精英打造电脑低价王国的梦想带来了巨大的优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精英将在通向“低价王国”的路上走向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