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老牌的欧洲企业,飞利浦有着欧洲人特有的严谨的工作风格。这种企业文化给产品带来的独一无二的品质,在市场上有目共睹。尽管这个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便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如今的销售乃至部分产品的设计制造已经本地化了,但是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和严谨的技术把握,仍旧比在80年代以后进入中国市场的亚洲消费电子行业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来的认真负责。
作为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龙头品牌,飞利浦被誉为市场上的常青树、不老松。为什么会屹立于市场一个半世纪,而不倒?不久前本报记者对飞利浦消费电子(中国)电脑显示器及外设事业部市场及销售总监黄夏先生进行了专访。黄夏先生认为,飞利浦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其原因就是对中国市场有着其独到的理解。
在技术方面 创新技术与应用技术并重
作为刚刚在《财富》周刊消费电子行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9的全球一级电子产品厂商,飞利浦在产品技术上,有着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全球数十个科研中心,支持着飞利浦在技术上的创新。比如在2000年,飞利浦经过8年的精心研制,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推出了一项新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显示器产品当中,将过去要分别调节的“亮度”、“对比度”、“锐度”和“色温”进行数字化综合调节,通过一个按钮,便可以按照使用者的使用情况来逐级调节屏幕的明亮度。但是,这并不是飞利浦的显亮技术中最关键的部分,其最关键的部分是通过硬软件共同来完成的,将鼠标选中的区域自动以突出的柔和亮度显示的功能,能够实现这个功能的,控制电路板上添加的只能IC芯片,被飞利浦申请了专利,其它厂家无法仿制。在显亮2代的时候,这项技术甚至已经能够由智能软件自动完成,只要使用者的操作系统安装了IE5.5以上版本的浏览器,显示器将会自动搜索你的屏幕,将其中的图片、多媒体窗口等以突出的亮度显示。这种技术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注意,同时,其操作的简易性、可升级性,给消费者带来了最大的利益,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消费者的投资。
事实上,在显像管技术已经极度普及,各主要显像管厂商产品差异日益缩小的今天,飞利浦作为全球显示器和显像管的重要供应商,早已经将精力更多的投放到显示器电路设计方面,飞利浦深深的认识到,显示器技术的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提升显示器科技的新领域。因此,飞利浦的产品总能与市场上的其他显示器产品不同。
比如,飞利浦推出的使用现在市场上被炒作的非常火爆的珑管的产品-107P,在1024*768的分辨率下,刷新率能够达到100Hz。其实,所谓100Hz技术并非一种新生事物。随着健康、环保等科学消费概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关注视频产品对眼睛的保护。从1990年飞利浦发明第一代消除明显屏幕闪烁的100Hz技术以来,历经了四代技术,使得当前100Hz扫描频率的电视机和背投电视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更多的电脑显示器产品中,这个概念却被忽略了。飞利浦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问题,并秉持着对消费者健康的关注,依托自身在100Hz视频技术领域的优势,完成了此次行业领先的创举。
按照黄总的说法,这就是创新的力量,而创新,就是飞利浦“不败的真理”。
在产品方面 需求驱动和技术驱动结合
在IT领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定律就是摩尔定律,许多产品就是按照这个定律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使得用户不得不一直跟着企业的步伐向前走,例如CPU、硬盘、内存、光驱。其实许多产品退出市场的原因并不一定是不能用了,而是企业的利润有限了。但是,家电企业出身的飞利浦却不是这么看问题的。飞利浦认为,在目前的中国市场,还有许多用户在基本功能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而牺牲一些功能和性能,这就是为什么飞利浦在大众消费电子领域能够100多年来独领风骚的秘诀。因此,飞利浦将这些在照明、小家电产品市场成功的秘诀一样也搬到显示器这一新生的行业中来。
用过多年飞利浦产品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同价位的飞利浦产品一定会比同类产品有更好的性能和更超前的功能。因此,购买飞利浦的产品,一定不会像其他品牌的产品一样,频繁的升级,因此,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消费者的投资。
飞利浦产品的特点就是,产品线分布均匀,从高端到低端,只要消费者有需要的地方就有飞利浦的产品,并且,无论是高端产品还是低端产品,飞利浦一定都会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严格的执行质量标准,最大限度地使用最新的科技制造产品。比如在现下热卖火爆的CRT产品线上,从高端的107P到低端的107T,全部产品都通过了众多严格的国际质量认证,如ICO’99、E2000、NUTEK、EPA、FCC、CE、ISO9241、ISO14001等。产品质量有严格的保证。同时,无论是107P、107B还是107T,都使用了飞利浦都有的“显亮”技术,并且随时可以升级到显亮2代乃至即将推出的显亮3代。这种生产思路,才真正是一切为了消费者的思路,和那些天天把顾客挂在口头上,但是实质上却是不顾消费者的需求,盲目强迫消费者升级的设计思路大相径庭。
在渠道方面 稳定是保障
在中国的IT市场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做渠道是找死,不作渠道现在就死”。其实这是一种思维误区。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是希望能够一劳永逸。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就是变化。也就是说,渠道政策的本质是变化的过程,那么一个厂商渠道政策的成功与否,就看他是否能够摆正厂商利益、销售商利益和用户利益的关系。在这里用户的利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仅仅是因为用户的利益是至上的,而是,用户利益是平衡厂商和销售商的重要平衡点。大家知道用户在买大件家电时不仅要挑产品品牌还要挑商厦,也就是说渠道也是有品牌和价值的。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导厂商,飞利浦深谙:如果厂商是船的话,那么用户的信任是水,而渠道就推动船的桨。
另外,飞利浦在与销售商合作时,不仅仅向经销商提供高技术、高性能、高品质同时能够带来合理利润的产品,同时还会把飞利浦在全球近百年行销成功的经验传递销售商,而且还会推动销售商的发展,以适应用户未来的需求――用户既不会等待厂商的技术和产品,也不会等待销售商的服务。
在价格方面 高成低就
飞利浦在价格政策上也是继承了家电领域的成功策略――既不能追求高性能高价格,也不能牺牲性能品质而换取低价格,而是在最好的价格控制内,给顾客最有价值的产品。
因为,在市场上,追求高性能高价格时势必丢失中低端市场,不仅会让自己的份额大大减少,而且也会使自己是没有前途的,因为新技术是不断涌现的,原来的高端产品会迅速变成中低端,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不具有高中低端全系列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及时地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掌握新产品的发展节奏,最终会因为一步错,步步错,最终从市场上消失。
片面追求低价格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用户在购买时可能追求了更低的价格,但使用的时间更长,在使用中对技术和性能的追求会变成心中的痛,而最终转换品牌倾向。
另外,飞利浦也是非常注重与同类竞争品牌的价格厮杀。但是,作为全球成功的家电企业,飞利浦必须在价格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够继续保持生存,但是,在价格优势的获取上,飞利浦会选择依靠规模优势、管理优势的方式,而不会采取降低品质这种自掘坟墓的方式。应该说,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来看,飞利浦的策略是屡试不爽的。
有了这些百年经验累计起来的法宝,飞利浦才能够在市场上常年屹立不倒,经过黄总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飞利浦的成功,在市场内外,都付出了一般企业难以想像的劳动,大量的科技开发队伍作为后援支持,大量的渠道积累和丰富的产品策略经验,一切都注定了,飞利浦必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