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首页产品报价论坛软件下载问答堂>>中关村在线手机版更多

热点推荐

招聘5000:托普打造软件航母(上)

中关村在线 02年07月20日 【厂商稿】 作者:

    2002年7月,托普集团在自己的诞生十周年之际郑重宣布,在全国一次性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熟悉国内的软件产业人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国内员工总数能够超过5000人的软件企业还属于凤毛麟角,至于能够拥有千人以上技术开发队伍的则更是少之又少——事实上,托普软件集团自身已有的开发员工队伍也只有两千人而已,现在却要一次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
托普在打造中国的软件航母?

又一次跨越的前奏?

    显然,一次性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而且在已有技术队伍才2000人的基础上——这样的举动显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或者呆板消沉的企业做得出来的。我们的目光投向此次行动的主角——托普集团的时候,这才发现,在软件产业甚嚣尘上、在软件企业口号、概念、发布会满天飞舞的时候,一向十分低调的托普却早就在不声不响地“蓄势”了。

    托普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抓住了“地利”。1997年5月,国家科委批准“以四川托普集团为依托的西部软件园”组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作为第一批正式授牌的国家级四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西部软件园给托普的又一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使得托普找到了自己的一条发展之路——以基地和软件园的建设带动企业向全国稳步扩张。在接下来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托普集团又在浙江的宁波、台州、金华、嘉善,江苏的常州、无锡、南京、昆山,山东的威海,上海、湖南的长沙、广东的珠海、陕西的咸阳、辽宁的鞍山等地相继建成了27个软件园。
  
    托普的第二个动作是抓住了发展自己的能量。1998年托普集团成功重组深交所上市公司“川长征”并将其更名为“托普软件”,这是沪深两市第一家以“软件”命名的上市公司。托普的成长获得资本的支持。2000年炎黄在线在深圳买壳上市,2001年托普科技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1年托普实现产值55亿元,企业总资产近100亿元,员工近6000名,跻身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内最大的应用软件供应商之一和最大的软件出口企业之一,也是国内第二家通过SW-CMM3级国际认证的软件企业和2001年度中国500强企业。

    而现在,托普无疑又抓住了“人和”。5000名软件工程师的加盟,无疑使得托普的规模在国内软件企业中一跃而成为首位。联系到国内“新一轮中小软件企业发展高峰”和上千人的软件企业都属凤毛麟角的现实,托普无疑成了一艘升火待发的“国产”“软件航母”。很显然,托普此时出手,无疑是建立在前几次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远见上的。——几年前托普在全国各地开拓的软件园区,为托普走向全国、为托普今天的大规模招聘、实现企业规模的跃升提供了平台;而上市又为托普赢得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正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托普才可能在自己的十周年之际,以招聘5000人的气势恢弘的举动,为自己的又一次跨越式发展“蓄势”。

    由此可见企业持续性发展战略眼光的重要性——当年托普兴建软件园的举动曾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理解。有人断言托普要从软件行业逃走,借着软件园的名义,暗度陈仓搞房地产去了,成了IT业中最大的“地主”;有人则暗笑托普是个IT圈子里的游牧民族,全国各地在大兴土木,居无定所。而现在看来却发现托普当年的举动有着极大的深意。当别人还没有意识到软件企业必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时,托普已经不声不响为自己在全国的发展布下了点,待到现在大家恍然大悟、全国各地纷纷开建软件园的时候,托普已经有了27个软件园的大盘子,尽得先机;反之,此次托普的大规模招聘,恰恰又在加入WTO、软件产业面临前所未有挑战和机遇的时候,抢占了至关重要的“人才”的制高点——试看国内之软件企业,在当前软件产业大发展的“天时”下,能像托普这样手握巨大“地利”和“人和”的又有几个?

    托普这个以跨越式发展而闻名的企业,又一次蓄势待发了。

规模化:托普的软件增值服务之路

    软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基本是三分天下:软件专业服务、企业软件解决方案和大众市场软件产品。每一大类又可以细分为几十、几百个小类,例如大众市场软件产品就可以分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词典软件等等。现在看来,国外软件巨头在大众市场软件上的优势十分明显——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早已成为PC事实上的“标配”;企业软件解决方案和软件专业服务领域,国外厂商正在大规模进入。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中国软件产业在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能力的情况下,如果全面出击、四处开花,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

    那么中国软件产业应该选择的突破点在哪儿呢?市场才有最终的发言权,我们只能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大众软件是想都不要想,微软光Winxp的推广费用就是十亿美金,中国软件产业全年的市场费用恐怕也就是这个数量级而已。真正的出路在于软件专业服务和企业软件的解决方案。国内的用户心理、国内的用户需求、国内的企业运作流程等等许多方面都与国外不同,而国外相应的软件产品也或多或少有“水土不服”的毛病——毕竟中国人更能作好中国的事情,而这才是国内软件企业真正的优势所在。

    如何在软件专业服务和企业软件的解决方案上实现我们的腾飞?托普集团走出了很有意义的道路——软件产品的增值服务之路。而这正是作为一家软件企业,托普为什么要这么执著地“做大”的主要原因。

    托普的软件增值服务包括两个概念——一是根据各地不同需求的软件产品的“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定制是国外80年代IT产业提出的一个概念,但都集中于硬件产业上,其本意是根据客户对产品特性的意愿进行灵活地生产,将工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客户定制完美集合起来。例如生产寻呼机的摩托罗拉,用户可以在网站上选定自己喜欢的具体颜色,摩托罗拉的生产线就会自动为用户生产出一只“定制产品”来送到用户手中,不必像30年代福特T型车那样用户只能选择黑色。

本文导航:
  • 第1页:招聘5000:托普打造软件航母(上)

文章评论
笔记本,台式机 拨打800-858-2339,为您量身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