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江民公司推出单机版杀毒软件KV3000杀毒王,新品上市反应平静,引来业界猜测。
一位著名的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是江民公司为其企业级产品掷的敲门砖。
他认为,KV3000杀毒王在技术上,没有明显改进,树立新形象才是其重要使命,因为KV品牌早已被使用到了顶点,江民公司一直在寻找新的品牌来拉动新的效应。而江民公司的最终目的是:在自己的企业级杀毒软件推出之前,在单机版市场中最后施展拳脚,力图使品牌版图扩充到最大,为企业级产品的推出和铺广做准备。
国内杀毒软件企业对企业级产品市场跃跃欲试,2000年11月份,瑞星率试水性地推出网络版杀毒软件,瑞星公司表示,要在网络版市场寻求赢利重点,2002年努力使网络版销售收入达到销售总额的60%;江民公司也放言称,要在今年五月份推出网络版杀毒软件,预计年终时其销售可望达到公司销售总额的一半;金山公司同样不甘示弱,不久前也向记者表示,网络版杀毒软件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力争六七月份推出。
很明显,由于对企业级市场的急不可奈和较高预期,国内杀毒软件生产商们的一举一动,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之在"单机版"和"网络版"间,做出种种想象和猜测。
单机版市场:走向沙化
江民、瑞星公司将目光从单机版转向网络版几成事实,此前单机版市场展示给人们的却是,热火朝天,生意兴隆,“伪繁荣”引来猜疑,“赔钱赚吆喝”的说法被人们一提再提。
先是厂家们对政府采购表现的极度热情,使人感到这些冤家们的路子越来越窄。2002年2月,上海市政府对6万多套共计300万元的杀毒软件公开招标,江民、金山、瑞星等7家公司参加竞标。最终赢家北京瑞星和冠群金辰,它们的单机版报价分别是42元和50元(含服务费5元),而他们的市场价格却在170元以上。此次竞标,留给行内的评价是"价格低得十分离谱",留给行外的评价是"单机版也在清理库存了"。
随后渠道战枪声频频,让人眼花缭乱。3月底,金山首先召开"长沙会议",打响渠道激战的第一枪,金山先后和北京、广州、成都、上海等地上百家店签约结盟,许以加盟经销商可观的利润保证,进而策动他们"变脸",要求他们挂上了"金山毒霸授权服务中心"的牌子,但要保证金山毒霸的出货量占所售杀毒软件的50%。随后,江民公司则宣布要投入2000万做市场推广,并将自己的渠道阵地转向二、三级市场,控制大经销商的下家,以对金山的联盟釜底抽薪;而被激怒了的瑞星则表示"金山市场费用拿出1000万,瑞星就至少要比金山多投5倍"。
惨烈的竞争让人们看到国内杀毒软件厂家的辛苦和拮据。单机版市场走向微利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深信不疑。一位杀毒软件企业的老总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某国内企业一年单机版销售量是50万套左右,提供给销售商的价格是80元一套,于是这个企业向外部宣称年销额是4000万元。但由于经销商不能全部收款,加之赠送、招标项目中的价格拼杀等中间损耗,实际销售收入只是2500万元左右,而加上市场推广上千万的的投入,公司勉强生存。
他得出的结论是,单机版市场的热火朝天,只是表面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