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 | 行情 | 评测 | 调研 | 数码导购 | DIY | 专题 | 报价 | 论坛 | 二手 | 下载 | 博客 | 商城 | 拍卖 | 网址 | 分类
消费数码 手机 数码相机 MP3 MP4 数字家庭 硬 件 CPU 内存/硬盘 主板 显卡 音箱 机箱/散热器 光磁 显示器 游戏库 电影 音乐 小游戏
电 脑 笔记本 电脑 服务器 办公外设 打印机/耗材 键盘/鼠标/摄像头 投影机 企 业 中小企业 网络设备 方案 安全 克丽发现
产 品 价格查询 产品大全 排行榜 术语 产品论坛 图搜 厂商 经销商 商家库 商情快报 商城 活 动 PC采购攻略 模拟攒机 DELL直销店
ZOL首页 > 今日要闻 > 硬件新闻       查看全部硬件新闻文章

市场增长率极高 显示器炎夏火热对垒

类型:转载 作者: 日期:2002-05-08 13:52:15



    与2000的“纯平年”,和2001的“液晶年”相比,2002的显示器市场明显平静了许多。但是,平静的市场下面,却是汹涌的暗流。据赛迪资讯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度中国显示器市场格局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三星显示器以29·98%的市场占有率高居市场第一,大大拉开了与第二名的差距,LG以16·9%的市场占有率由第三上升到第二,飞利浦则以16·7%位居了第三。第一名想拉开差距,第二、第三却不甘落后,于是一场没有热点的拉锯战正在2002年悄悄地上演了……

  三星:瓦解第一集团

  三月,三星显示器发布了2002年中国市场销售目标————自有品牌销量200万台,同时透露了2002年产品推出计划和产品销售策略。这是其连续三年取得中国显示器市场销量冠军宝座的佳绩后透露的。三星电子影像显示器事业部总裁高太日称,三星逐渐拉大了与第二位的差距,说明了国内显示器市场上一直被认为的第一集团开始瓦解。

  其实,2001年以前,中国的显示器市场一直比较稳定,第一集团、第二集团、第三集团一直是泾渭分明,以三星、飞利浦、LG为核心的第一集团一直没有变化,三大厂商的市场份额相差也并不大。

  三星之所以能在2001年获得飞速发展,其实源于三星对渠道大刀阔斧的变革。据三星华南区总代理广东新华胜总经理陶宇介绍,三星在将生产线搬到中国后,发现原有的分销体系不再适用,于是砍掉了全国总代理,将全国的九大经销商直接收归旗下,扁平化的渠道让经销商利润大增,渠道的推动力渐渐激活了销售。

  三星致胜的策略就是以丰富的产品线提高目标市场的覆盖率。从15英寸到19英寸再到大屏幕,从普通、纯平再到液晶,每一个型号的显示器里,三星再细分市场,多种功能的不同系列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仅2002年三月,三星就将推出20多个新品,使其在市场上销售的型号前后多达四五十个。去年尽管国内PC厂商为了给沉闷的市场以亮点劲炒液晶时代,三星仍坚信液晶比例不会超过5%的预测,而把重点放在市场容量最大的15英寸显示器上,而今年预测液晶将突破10%,所以三星一下子将其液晶显示器的产品线丰富到26种。

  飞利浦:重现辉煌

  4月23日,飞利浦苏州显示器厂第1000万台显示器隆重下线,飞利浦显示器全球工业运作副总裁及总经理陆登博(Jan Cornells Roodenburg)专程来到了苏州,他同时也带来了好消息————飞利浦电子今年第一季度止住了亏损,实现了盈利。

  据介绍,从2000年开始,飞利浦开始对公司进行认真的重组,2001年,飞利浦裁员1·8万人,2002第一季继续裁员2500人,有效地缩减了成本,一年内为公司减少了1·3亿欧元(合1·16亿美元)的开支。由于过去松散的管理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在纯平显示屏的业务上同LG展开合作,飞利浦终于在2002年扭转了亏损的局面,实现了3,700万欧元(合3300万美元)的盈利。

  飞利浦市场及销售总监黄夏先生表示,苏州飞利浦显示器厂拥有七条高科技流水线,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台,是飞利浦全球的六大生产基地之一。今年,飞利浦除将陆续推出包括LCD显示器及CRT显示器在内的30款新产品外,还将推出基于下一代“显示主导”概念的多款高技术产品,例如可以同时作为电脑显示器、电视机以及图文接收器的LCD TV等。同时,在市场上更加贴近消费者,飞利浦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将采取不同的策略,为其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第二集团谋变

  在第一集团后,是蠢蠢欲动的第二梯队,AOC、EMC、CTX都巴望着挤上第一集团的行列。而市场中涌现的新来者————如惠浦的“大韩三星”、神州数码显示器、TCL显示器、七喜显示器等也都寄望着从市场中分一杯羹,显示器市场的竞争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竞争将不再只是价格、产品和渠道上的争夺。

  面对来自海外第一军团的压力,冠捷在2001年拿下全球产量第二名,国内81万台销量后,副总裁林允武信心高涨,誓言要在两年内超过三星,让AOC成为中国显示器市场的第一品牌。总经理吴钦清最大的体会不是靠价格拉动市场,而是通过全力支持经销商,帮助他们开拓二、三级市场,把市场做得更大、更广。冠捷2002年的任务是120万台,这离第一集团军的距离已经不算太远了。

  变革后的美格渠道形成了区域代理+专卖店的模式,俞翠薇认为这一模式更符合美格的定位,因为专卖店模式具有形象高端、易于统一管理和贴近市场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既有利于发挥美格产品、技术与服务方面的优势,也有利于美格把握渠道中的资源。而且,专卖店模式吸引了渠道资本的加入,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使美格与渠道走得更近,使美格对于渠道的管理顺畅自如,渠道的扁平化使美格与市场贴得更近……

  厂商们暗中的角力正悄悄改写着市场的格局,据有关机构预测,今年中国显示器市场增长率将达17%,相信一场恶斗正在上演。本报记者孟旭东

  新技术各放异彩

  今年,全球的显示器市场出现百花齐放的盛况,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仍是显示器面板的霸主,但后起之秀的低温多晶硅TFT—LCD (LTPS)、新一代显示器的有机发光平面显示器(OLED)、等离子显示器(PDP)及液晶电视(LCD TV),也会大鸣大放,同步在世界的显示器面板舞台相互较劲。

  TFT—LCD面板仍以15英寸为主,不过,更大尺寸的17英寸、18英寸的需求也将大幅成长。领导17英寸的韩国三星电子,与主导18英寸的LG飞利浦会有一番激战。

  【大屏幕成主流】

  在日本横滨举行的国际显示器大展上,三星展出的大尺寸面板有17英寸、19英寸、21英寸、22·2英寸、24英寸,甚至是全球最大40TFT—LCD面板,面板往更大尺寸发展已是必然的趋势。

  三星认为17英寸的面板售价只有350至370美元,比18英寸的450至460美元,便宜近100美元,今年可达234万至247万片。

  友达明年产出的面板除主流的14·1英寸、15英寸之外,17英寸、18英寸及20英寸的面板将担当重任;华映也推出18英寸、20英寸面板、奇美加速往17英寸、18英寸、19英寸及20英寸发展;彩晶还将进军18英寸及22英寸的产品。

  【低温多晶硅走到台前】

  低温多晶硅TFT—LCD(简称LTPS),则是TFT—LCD衍生的新一代的产品,具有超薄、重量轻、耐久性强的特色,加上反应速度快,低耗电及电路可贴在玻璃上的优势,在东芝、三洋可以生产大尺寸LTPS后,应用层面覆盖手机、PDA、小型及大型笔记本电脑、液晶显视器、FA办公室用品、汽车导航系统等。

  日本的LTPS技术独领风骚,东芝已经可以投产14·1英寸及15英寸LTPS,突破过去LTPS局限在中小尺寸的瓶颈。东芝与松下在新加坡兴建的全球第一条第五代LTPS生产线,玻璃基板为730mmx920mm尺寸,月产可达5万片,将在今年7月投产,将可有效提供笔记本电脑、液晶显视器所需,这两家公司将成为LTPS全球的领先者。

  我国台湾的统宝第一座LTPS厂,采用620mmx750mm的生产线,今年中进入量产,初期产能规划为月产3万片基板,如换算切成2· 2英寸手机面板,全产能一年可达500万至600万片。

  【OLED浮出海面】

  OLED则是新一代的显示器,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厂商也纷纷投入;SONY推出13·1英寸的OLED试样面板、三星SDI更推出号称全球最大的15英寸全彩OLED个人计算机及笔记本电脑试样后,先锋也扬言20英寸的全彩OLED面板已经就绪,OLED的技术已突破到可运用在大尺寸面板上,今后将在液晶面板舞台急起直追,市场潜力不容忽视。

  OLED有自行发光的特色,不需要背光板或周围光源,能提供更好的色彩与更清晰的影像,并在生产成本上比TFT—LCD更低(未来只有TFT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此外,OLED还具有超薄、反应速度快,更是进军电视、甚至是更大尺寸等离子显示器(PDP)市场的利器。

  【无机发光平面显示器崭露头角】

  加拿大Fire科技公司,则推出另一类的无机发光平面显示器,一英寸价格只有60美元,只有等离子显示器(PDP)的一半价格,今后将与PDP产品相抗衡。目前该公司已推出42英寸、分辨率达1920x1080的产品,自称分辨率比PDP还要高,该产品将在2003年实现大量商品化应用。不过,日商质疑这项技术只有Fire科技一家在推广使用,能不能主导大局,还有待观察。整理/林子

  液晶,是泡沫还是潮流?

  国内品牌有望借LCD打一场翻身战。

  对于所有的显示器厂商而言,2001年的中国市场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液晶风暴”的意外来袭。三星、LG、飞利浦、明基、EMC等等厂商各显其能,15英寸液晶迅速的走近普通消费者。但是,显示器的“液晶年”却明显还没有到来,虽然液晶显示器以其节能、环保、无辐射、体积小等优点迅速征服了广大消费者,价格也一降再降,但却仍难达到普及的程度。

  虽然相比传统显示器几百万台的总体销量,目前液晶显示器仍然不占优势,跟纯平显示器60%的市场份额更是不能相提并论,但由此作出液晶是炒作泡沫的推断也未免过于武断。仔细研究国内显示器市场的销售数据,就不难从中感觉出液晶显示器快速成长的脉搏。

  否定“液晶泡沫论”

  液晶显示器的家用市场的迅速启动也再一次击破了“液晶泡沫论”。与国外一样,国内液晶显示器市场最初也是在高端商业用户市场中开始启动,但与之不同的是,在液晶风暴的教育下,国内的家用市场已经开始觉醒,并已迅速成为目前国内液晶消费的重要力量。因为投资于家人、自己未来的健康,已经成为不少现代人的选择。买一台不闪烁、无辐射,外形美观而且节能的液晶显示器,虽然价格要比纯平贵1倍多,但带来的更多附加价值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虽然从技术上说,液晶与纯平显示器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CRT显示器也开始感受到了来自液晶显示器的挑战。特别是2001年,受全球经济紧缩的影响,去年PC与显示器的整体销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显示器销售总量维持在10,000万台左右,但其中配置液晶显示器的品牌PC与液晶显示器的出货量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一迹象表明CRT显示器的整体销量已经呈现了下滑趋势,受到了严重挑战。分析原因,CRT显示器销量的下滑与追求健康、环保的生活新概念已经在全球日渐风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星、飞利浦、明基、EMC、AOC等厂商都已明确表态,未来的发展将是两项并重,LCD与CRT摆在了同样的位子上。目前,欧洲部分国家已经制定法律,计划从2005年开始禁止销售和使用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在国际市场热销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市场突破点即将来临

  相比国际市场的热销,国内液晶市场依然显得有些平静,但在这平静的市场背后,蕴藏的却是巨大的能量。基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在液晶显示器保持现有价格水平的情况下,虽然CRT显示器还将成为普通消费者购买的首选,但伴随着液晶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成熟的消费者认识到液晶的优点。本报记者孟旭东

  纯平厂商争打“亮度”牌

  显示器今年多战事

  年初还有许多人说今年的纯平显示器市场没有故事,因为纯平显示器已经在2001年的市场出尽风头,在消费群中日益普及,不再具有神秘感;就技术而言,纯平显示器发展到今天已经臻于成熟,难有革命性突破,而且上方还面临来自LCD的巨大压力。

  纯平显示器真的没有故事吗?放眼2002年春节后的市场,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点放在了显示器的亮度上。

  略有显示器知识的朋友都知道,普通电脑显示器的亮度较低,在文本操作时虽然没什么问题,也可以基本满足上网需要,但如果浏览动态网页就捉襟见肘,更不要说玩游戏或欣赏影碟了。

  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各显示器厂商在亮度上开始竞赛。

  消费需求鼓动“高亮度”

  一位攒机高手告诉记者:在选购电脑或攒机的过程中,显示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特别是游戏玩家和电脑影音发烧友,要想在游戏和影像方面得到的完美体验,都与显示器直接相关,甚至可以说,显示器的质量与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体验。谁不想在同样的价格范围内选择一款高性能的显示器来满足我们那双挑剔的眼睛呢?不过即使是菜鸟级的DIY也知道,一般来说电脑显示器的亮度较低,所以在玩背景较暗的游戏时为了能够找到主人公所需要的“宝物”恨不得把显示器的亮度调节到最大,在看影碟时都想将室内的灯关掉以使显示器上的画面清晰些、亮度高些!

  传统CRT显示器都只提供一种最大亮度模式,大约在150流明左右,而普通电视的流明在300以上。所以,CRT显示器(包括纯平产品)在看电影或者玩游戏时会出现亮度不足、色彩不够丰富等弱点。这是高亮技术成为市场热点的重要理论基础。

  “高亮度”闪花了消费者的眼

  综观当前市场,各主要品牌显示器都开始在亮度指标上各显身手。但目前多数品牌显示器的亮度只能够达到200至240流明,较先前虽有改善,但比理想水平还有一定距离。鉴于市场人士倾向于认为显示器即将伴随我们步入数字影音时代,适应这一时代需要的显示器亮度最高应能达到300流明以上。

  但市场上有些产品的高亮度是虚假的,我们注意到,一些产品由于显示技术的原因在高亮度模式时会出现虚焦现象,为了掩饰这种现象,这些厂商在启动高亮显示的同时对画面进行了放大处理。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这时候屏幕边缘由于画面放大而显示不完整。也有的产品是通过改变色温来带给人眼短暂的高亮度视觉错觉,这种伎俩虽然逃不过DIY专业人士的法眼,但不明真相的普通消费者恐怕不免要伸长脖子任人宰割。

  另外,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过分强调高亮度,是纯平显示器的误区,就算我们是超级游戏迷,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光玩游戏,最少也得上网查查攻略、找找补丁、看看E—mail什么的吧,总不能永远都在高亮度下操作,可见适应多种应用环境需要的高亮度显示器,才是消费者真正需求的。

  众厂商明争暗斗

  尽管各家厂商已提前把“高亮度”炒得沸沸扬扬,但大家都注意到:最具发言权的重量级厂商尚未登场。

  虽然近来市场上不断有厂商推出“高亮度产品”,但相关资料表明,目前掌握高亮度技术的厂商只有三星和Sony、三菱、Eizo等几家。除三星是韩国企业外,其它三家均为日企。几家日本企业中Eizo尚未正式进驻中国市场。Sony、三菱一向走阳春白雪的高端路线,但三星却是以高技术走平民路线的典型厂商。

  记者近日采访了三星显示器部门产品经理,得到三星正在准备纯平新品上市的消息。即将于5月初上市的MB(MagicBright)新品系列提供多级亮度模式,消费者将可以随心所欲切换到自己需要的亮度。

  目前,多数消费者的电脑应用环境都是多样化的:即使是疯狂的电影迷或游戏迷,也会有查找和整理资料的时候;那些埋头写作、编程和计算的工作狂,时不时也需要沉浸在数字影音中获得片刻的放松。

  三星的最新产品可让消费者根据应用环境选择不同亮度模式:当进行文本操作时,可使用文本模式(Text Mode);上网冲浪时可通过屏幕下方的模式按钮一键切换到网络模式(Internet Mode);如果是专业制图与设计、欣赏影碟或者游戏攻关的时候,就可以切换到娱乐模式(Entertain Mode)。

  市场震荡一触即发

  以往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的推出,常常要经历由高端市场到中低端市场的过程;换言之,通常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在其替代者出场后才会亲近百姓,成为大众化的商品。这种现象在计算机产品市场屡见不鲜。

  以CPU市场为例:作为市场的绝对领导,英特尔对于产品的更新换代一向从容不迫、收放自如;尽管近年AMD的冲击给它带来一些困扰,但英特尔以降价手段掩护旧产品出货、同时为新品开辟道路的策略始终未变。

  三星MB的大规模上市无疑将给整个纯平显示器市场带来一场革命,巩固三星在纯平显示器市场的霸主地位,更将深刻改变纯平显示器市场的格局。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6232
 
相关文章
能周身散发冷艳蓝光的LCD显示器 (2002-12-17)
夏普推出17英寸LL-T17D3系列LCD显示器 (2002-12-14)
Adtec一下发布三款LCD显示器 (2002-12-11)
戴头巾的索尼专业21吋显示器 (2002-09-26)
台湾LCD驱动集成电路大面积退货源于质量低劣 (2002-09-19)
优派新款Tablet PC 11月上市 (2002-09-18)
夏普:对比度高达500:1液晶显示器月底上市 (2002-09-18)

热点专题
11月14日,Intel正式对外公布了使用最新"超线程"技术制造的新款CPU
历年来,"校园行"已经成为MSI在大陆的一项传统节目......
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
首届中国电脑商500强
第五届中关村电脑节劲爆登场!
亚洲信息技术展览会——上海CEBIT展
P4强档暑假回馈大行动:挡不住的精彩!
ZOL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人员招聘(月) | ZOL历程 | 互动营销中心 | 站点地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RSS订阅 | 友情链接
北京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座9F 传真:010-62529275 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9 - ZO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关村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证010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