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国内著名邮件服务提供商263宣布,263电子邮件@263.net、@x263.net将于2002年5月21日起全面升级为收费邮件服务,届时将停止所有免费邮件服务。
263一年测算收入5000万
263正忐忑地等待着2002年5月21日的到来。
这一天,263电子邮件全部取消免费。而如果5月21日收费用户能够达到30万这一关键数字,263就可以在收费邮件上保持收支平衡。进而首家将电子邮件由赔钱买卖变成一项赚钱的商业业务。对于接踵而来的新媒体收费,也是有益的信号。
263从最开始就在邮件的付出与收益之间寻找平衡。但“尝试过所有艰难困苦与突破之后,仍然没有别的道路可走,除了直接收费。”
现在设定每个邮箱每月5元,一年50元。如果有30万人购买的话,263电子邮件的收入为1500万元。可以达到收支平衡点。
而在未来一年,263对收费邮件有更高的期望值。副总裁田健表示,263拥有注册用户2000万,而活跃信箱为500万到600万(指邮箱在7天内被激活)。对收费邮箱的预期值为活跃用户的20%至30%,约100万。而收费用户如果达到100万,每年的收入就可以达到5000万元——实现规模赢利。因此,这样的测算结果,让263敢于放弃现有70%至80%的用户。
记者调查得知,263的各种测算从2000年第三季度已经开始。2000年9月15日的调查结果起了决定性作用:接受收费的用户占37%,持观望态度的用户占40%,仍希望使用免费的用户为33%。调查的有效样本为20万。聚于嘉里中心北楼一间会议室的263高层因此兴奋不已。37%这个数字意味着当时263的1000万用户中有370万可能接受收费。如果测算成收入的话,将是亿元以上。
37%更意味着263电子邮件已经有了黏着度。意味着一个可行收费时代的现实来临。董事长李小龙做互联网的信条是:“任何商业规则都是一致的,就是企业通过一种产品对用户的服务,使用户对它产生依赖性。企业可以对这种依赖性进行控制。控制成功了,便可以赚钱了。”于是在2000年底,263高层即已做出决策,全面发展收费邮件业务,并最终全面收费,停止免费。正式发布时间定在2002年3月。
网站从免费变成收费,还有一部分费用可以被大大节省,或被变相地归入潜在的收入之中。这就是原来为免费用户提供的资源。
最开始263设计的邮箱容量为200万。从1999年底开始进入超负荷运转阶段。伴随着每个月修改软件bug,对硬件进入维护和升级、人工;加上每个月花费于带宽上的租用每月50万;硬件费用2000万——电子邮件平均每月花费折算100万,每年1200万。这也是目前几大邮件商对免费邮件付出的平均代价。
失去85%用户的风险
30万用户的预期,同时意味着263已经准备承受现有2000万用户,遭到损失85%的风险。
在免费邮箱依然是主流的情况下,特别是新浪、网易、搜狐等邮件服务商仍在提供免费邮箱的情况下,263原有的2000万用户流失多少,是个严峻问题。IT专业网站eNet进行的网上调查数据是:交费继续使用263信箱的占9.49%,改用其他免费邮箱的占75.95%,购买其他收费邮箱的占3.80%。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也证明,搜狐、新浪等网站的免费邮箱注册数快速增长,搜狐的增量更达到每日新增十几万。如何留住原有免费用户,并使之进入收费人群是263正在面对的考验。
263想用承诺获得用户:收费邮件提供15兆空间,可发送8M的大文件,并提供跨手机平台收发邮件服务、防病毒、系统反垃圾邮件等功能。系统建立全系统双机备份,多重安全加密,独享带宽,反垃圾邮件等电信级系统应用环境。同时,承诺实现电子邮件与手机之间的跨平台应用,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收发电子邮件。
为此,2000年12月263即已投入1000万元,上马了4000万用户级量级的超级邮件系统X-mail。“以前的邮件系统是购买的。而如果要收费,就必须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以便能够在关键时刻解决问题。5月21日以后,还要加入投入扩容。”
需要为此承受的另一个风险,是随之带来的品牌损失。“263的做法让人感到气愤,着实让广大网民失望,是一种缺乏商誉的表现。”充溢于论坛的怨言,让263感觉到了压力。总裁黄明生坦言:“(收费)会影响网站在网民心目中的形象。免费用户会受到一些伤害。虽然我们给了客户两个月的时间转移邮箱,但他们至少要通知朋友,会给他们带来不便和麻烦。”3月29日,黄明生为此与中科院的学生们进行了专场对话,他同样与北京各媒体高层频频会面,沟通与解释263邮箱收费的原因与政策。由于263破坏了原有的游戏规则,反对之声,还来自于竞争对手:“网上的很多言论,不是消费者的声音。”
中科技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认为,263邮件收费后,需要承担收费带来的责任,这是第三种风险。比如对垃圾邮件、病毒的过滤,保证系统的超常稳定等,是一种技术风险与责任风险。
而邮件与网站页面浏览率之间的呼应关系,一般被提升为免费邮件带来的广告收入上。流失的1700万点击率真的不遗憾吗?业界人士分析,其实,263敢于放弃点击率这块市场,是因为这家企业已于2001年12月在所有策略上做着退出门户的准备。“我们已经不需要很大的点击率,263不需要很大的流量,甚至没有卖广告的专职部门。”黄明生承认。
网络收费脚步声急
263收费邮件只是一个突出形象,它有普遍性。
调查分析人士称,很显然,目前邮件提供商们对已经上套的猎物是不会留情的。在过去的12个月内,互联网上的免费“高速公路”上已经设了不少路障要交买路钱。许多免费服务比如网络相册、网络文件、网络硬盘、视频新闻等服务都开始收费,邮箱收费成了商家们最后的甜点。Yahoo最近公布的一项新收费计划就是将Yahoo邮件自动转发给其它账户要收费,如果你现在就签约,那么每年要交19.99美元。Mail.com也提供类似的服务,每年要交39.95美元。AOL的网民每个月要交纳23.9美元的费用,这其中就包括了电子邮件。国内的新浪、21CN、网易、163.net、中华网的部分收费集中发生在2001年。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顺着收费邮件前进的方向,听到整个新媒体收费的脚步声。
国内著名媒体品牌《财经》在网上的内容,亦于最近告别了免费。在著名财经网站和讯上定制的一些增值信息,同样需要收费。于2001年7月18日悄然成立的世界汇金网,出自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旗下。此网站从最开始就全面收费,据说每家购买信息的企业需付出十几万元。基本上网上媒体收费基本采用会员制的方式,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专家分析,新媒体收费浪潮形成的原因与背景,几乎全部为电子邮件的翻版:一是其对用户有了控制力,二是收费的信息有了门槛(价值),三是企业自身不能消化免费所产生的花费。世界汇金网依托于世界银行的背景,提供包括国家金融、经济信息服务、国内外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及金融、财经形势分析,还有国家可公开的经济、金融数据查询、网上金融业务咨询、网上投资、融资服务等。和讯的金融分析与人个理财信息,则有背后庞大的专家组,能产生指导意义,对于股票、汇市等的分析也需要专业背景,有不可替代性。扩充至新东方的网上授课,很多健康网的网上专家门诊,联众的网上游戏等也是如此。
263总裁黄明生对邮件的预测似乎足以让新媒体收费感到乐观:“未来几年内我国收费电子邮箱的用户将会达到700万人,这个数字转换成人民币就是7个亿。”董事长李小龙则表示:“我的每分钱都是从股东的兜里拿出来的,我花这个钱的心态自然和别人不一样。我是有70%的把握才敢赌,而不是20%就敢赌。”
但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对网上的新闻进行收费的时机远未成熟。像华尔街日报网上收费的模式也不适于中国。因此,传统媒体搬到网上收费的方式收效不甚乐观。此外,新媒体收费目前存在着法律上的责任与义务不清问题,成为一个产业至少需要五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