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在Sun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麦克尼利第三次来到中国。
在短短一天的时间中,麦克尼利会见了教育部负责人、客户代表,看望了Sun(中国)的雇员,并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在进行了这些例行工作之后,下午4点,麦克尼利一行来到嘉里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会场,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布道”和“攻击”,让与会者感受到这才是麦克尼利的真正风格。
在会议发言中,麦克尼利谈到了加入WTO后的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谈到了Sun对中国未来的关注,然后又谈到了2008年将要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虽然那是5、6年后的事情,麦克尼利却现在就积极地推销他们的产品,“如果在2008年奥运会时中国选用Sun的系统,将保证信息处理和传送工作顺利进行,绝对不会出问题。”然后,麦克尼利突然借题发挥,狂贬IBM:“亚特兰大奥运会用的是IBM的系统,结果大家知道,出了好多问题;而刚刚结束的盐湖城冬奥会用的是Sun的系统,一点问题也没出。”用了Sun的系统没出问题的还有去年在中国召开的大学生运动会。
在谈到IBM、Sun和微软的产品时,麦克尼利认为Sun和微软有自己的架构,而IBM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架构,而是通过咨询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他们认为客户不够聪明,所以一切由他们来设计,并且收很高的费用”。而对IBM这十年的发展,他的总结实在令人叫绝:“这十年来,IBM的发展曲线和通货膨胀的曲线基本重合”,他的意思是,除了常规的营业额随经济发展而增长之外,IBM并没有取得什么出色的成绩。
当有记者问起惠普和康柏的合并时,麦克尼利话语如刀,极尽揶揄之能事。“他们都是微软和Intel的经销商,我觉得他们已经不再算是计算机公司,应该算是销售商或是系统集成商之类的企业,另外还做点打印机什么的,虽然他们以前是计算机公司。”对于这次合并的成功与否以及后果,他并没有作出预测和判断,而是剑走偏锋地规避了这个问题:“这是两个不好的公司的合并”——大家没必要这么重视。
至于他的死对头微软,麦克尼利当然不会放过,不过言辞没有以上对IBM、惠普和康柏那么精彩。他说:“任何公司和微软合作,都需要经销微软的产品,正是因为这个,这些公司的业务被不断伤害,以至最终消失或沦为微软的附庸”,而Sun是唯一剩下来的公司,因为Sun从不与微软合作。
业界把Sun作为反微软阵营的领导者,麦克尼利更是以“队长”自居。他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只要微软进入某个新的领域,这些业务被威胁的公司就来找Sun,而Sun就会伸出援助之手。他把反微软的性质提升到了全人类的高度,正如他以前所说的那样,他不能让他的孩子生活在只有微软的世界上,在嘉里中心金碧辉煌的大厅里,麦克尼利痛斥道:“微软的每次行动都招致全人类的反对!”
在IT业界如今低迷的状态下,Sun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分析师们看来,Sun越来越倚重他的软件。在分析师们看来,Sun越来越倚重他的软件。麦克尼利否认了Sun有可能向一家软件公司转型的可能,他回顾Sun公司20年的发展历程中,软件工程师一般是硬件工程师的2-4倍,但Sun从来也不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是系统集成公司。麦克尼利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信心十足的态度,对Sun的前景充满希望。
无可否认,Sun和麦克尼利之所以赢得业界的尊重,与他们的开放的Java语言关系最为密切。“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界面,让游戏厂商、PDA、机顶盒厂商和ISV等合作伙伴做别的事情,由他们帮我们一起对抗微软。”在反微软的阵营中,还包括美国和欧洲的法官们,这些都是Sun的同盟军。
最后,麦克尼利没忘记对他的老对手——史蒂夫-鲍尔默再踩一脚,“有个记者问鲍尔默,为什么不和Sun合作,他回答说只有Sun不再起诉微软,微软才有可能和他们合作。”麦克尼利笑道,“这是我听过的最奇怪的话语,充分显示了垄断者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