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奥成功、足球出线、中国入世……哪十个词语是2001年中国青年最流行的词语?从今天开始到3月31日,由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及北京青年报社、上海青年报社、重庆青年报社、广州青年报社等众多青年报刊媒体及其相关网站以及千龙新闻网、大洋网等专业网站联动进行评选“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活动。读者可通过点击www.ynet.com进入相关页面,评选出自己认为的2001年中国青年最为流行的十个词语。
“青年流行语”,是指主要由年轻人创造、使用,并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词语。“青年流行语”涉及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现象、问题与时弊,以及青年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人生意义、生活方式、爱情、友情、就业、消费、时尚等等,具有信息量大、时尚性强、传播面广的特点,准确、生动、形象、及时反映着当代社会时局与年轻人文化心态的变化。此次流行语除了由有关专家提供的申奥成功、出线、米卢、入世、WTO、“9 11”、本·拉登、反恐、新婚姻法、价格听证、知本家、海归派、零距离、黑哨、下课、足彩、韩流、小资、唐装、美眉、闪客、MP3、QQ、Flash、灌水、宽带、飘/漂、酷、哇噻、炭疽热、美女作家、有没有搞错、翠花上酸菜等30余个词语外,为了避免专家提供词语的疏漏,读者或者网民还可以推荐自己认为的在2001年广泛流行于中国青年中的词语。活动结束后,点击率排在前10名的词语即为本次活动最终评选出的“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中国社会科学院沈杰博士认为,在青年中流行的语言,反映和记载整个社会的动态与当代青年的心态,评选出当年在青年中最流行的词语,具有相当的青年流行文化研究价值。
近年来,一些报刊曾举办过“十大流行语”的评选活动,发表过有关的文章报道,一些专家、学者也从事过“青年流行语”的调查与研究。例如:1993年《大学生》杂志举办的“大学生评选大众十大流行语”活动;周晓虹的“1993年十大流行语调查”;《风流一代》刊载的《’98中国流行语》;《青年研究》刊载的“’99大学校园十大流行语调查”等,均引起过一定的社会反响。以往这些零星的评选、调查、报道和研究,尽管具有一定的社会反响,但缺少连续性与完整性,尤其是没能与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合作,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即时性、时效性。此次由众多青年报刊媒体及相关网站联动举办的“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网上评选及其后续活动,将会弥补上述不足。同时还将通过当年流行语的评选,反映、记载中国社会的动态与当代青年的心态,推出一个权威、持久、影响广泛的“文化时尚品牌”,本次活动幸运网友的礼品由靳羽西文教玩具有限公司独家赞助。